2006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我練太極拳的心得

籌備會委員 張耀明 2006/12/21

記得五年多前因淡水社大開班因緣開始學太極拳,約莫學了半年將四十二式套路記熟了,便跑去問老師:「太極拳只有這樣子嗎?」老師告訴我:「目前學的只是招式,外型有很多要調的,另外還有很多內理功夫」我接著問:「如果都會了,然後呢?」只見老師大笑然後告訴我:「我練太極拳已近二十年,到目前為止也只有體會一些而已,太極拳的意境,如長江大海深不可測。」回答我的老師說話不急不緩、平易近人,教拳耐心易懂、且能因材施教,他正是「王正勝老師」也。從他對學生的用心教學,以及回答時其虛懷若谷的胸襟,讓我知道我遇到了一位明師,而他所說內理功夫與太極拳意境,當下開始讓我對太極拳著迷了!

很感激老天爺讓我遇到一位好老師,若不是他,我大概只能在拳路形式上打轉而已,無法進一步體會太極拳沉胯、發勁、鬆柔等內理功夫。儘管目前懂得還很淺顯,即套句老師常說的:「進步空間還很大!」但慶幸自己總算入門了,不再只是招式上的比手畫腳而已。「生活太極化」也是王老師常對我們諄諄教誨的,因為我是上班族,練拳的時間有限,所以我經常會利用零碎時間「修理」自己,例如搭捷運時虛步或馬步站樁、坐電梯時面對鏡子調整弓步姿勢、與人講話時鬆腰跨、常爬樓梯練腿力等。所謂「境能轉心、心亦能轉境」,自己發覺到日常生活中,如果常把握住「當下」練太極拳的心境,我忙碌緊張的上班心情比較能轉為鬆坦自在,但如果常懶散不想練,大概那時的心境是極為散亂了!原來太極拳是練心、練意的內功拳,從專注於動作中,能使吾人意念趨於純靜,進而心意氣勁合而為一,如此「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意境才能真正做到,打起拳來也才有味道啊!而這正是王老師常以各種活潑的教學方式對我們師兄弟們耳提面命的話語。

我還要感謝我的內人靜玫,她雖然對太極拳尚未感到興趣,但在我接觸太極拳的幾年當中,總是長時間默默的支持我,例如常幫我拍VCR讓我知道自己打拳的缺失,常勉勵我「比賽成績只能肯定拳路外形,練拳目的尤重心性的修煉。」因此靜玫也稱得上是我練拳的良師益友了。(哇勒!一定是從王老師或師母那兒耳濡目染來教訓我的。)還有她也常熱心地參與本會行政庶務的推動,期盼將來有一天靜玫也能投入練太極拳的行列,與大家一同分享練拳的喜悅。

2 則意見:

Unknown 提到...

我也想學 哈
淡大社區大學? 要繳費嗎?
好像有看到老師在淡水免費教學的吼?
事嗎

匿名 提到...

俊傑您好:
歡迎您!您可以參考各班的上課時間,選擇合適您的班級,然後去電或以email向班長詢問詳細情況。
http://artoftaichi.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