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2日 星期五

教太極拳經驗談

學會指導老師 王正勝 2006/12/22

近年來國內許多研究發現,有打太極拳習慣的中老年人,體內白血球數目比沒練功者多了五成,調控免疫系統的樹突細胞量也增加許多,證實練太極拳確實有強身健體之效果。人會老會病總是事實,即使身價百億或位高權重,時候到了誰也躲不掉。但吾人若即日起(年歲多大不是問題)開始練太極拳並持之以恆,不僅能逐漸鬆筋活骨、修心養性,而且隨著年齡增長,功夫益加深厚時,它將護著自己在人生的下坡路上走得更健康,走得更穩。

練太極拳過程中,如何鬆沉?如何主宰於腰?是同學們經常問到的,在此提供幾個思維供大家參考。若有才疏技薄之處,尚祈指正!

一、如何鬆沉?
拳經拳論上所述「周身輕靈、沉肩墜肘、鬆腰落胯、尾閭中正、虛實宜分清楚」等要領,領會一分,便能鬆沉一分;領會二分,便能鬆沉二分。換句話說,除了兩腳必需撐著全身體重之外,其他全身不要有一絲僵硬處(肌肉呈用力狀態),便能真正做到完全鬆沉了。

二、如何主宰於腰?
拳架中若有變化轉折不順暢之處,其病必在腰腿,非在手腳,要由腰腿改之,不要一味在手腳上探求。因此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論前進後退、左右轉動,均要隨著腰軸移動,由腰帶動。腰軸先動,手腳才隨之而動;腰軸不動,手腳不可自動。

藝術太極養生學會的成員平時練拳相當認真,成員之間相處非常和諧融洽,這樣的練拳態度與心量令人感到十分欣慰。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有緣成為指導老師的我,充其量只能給予練拳的方向與套路的修正,並減少習者盲目摸索的時間而已。但想要從太極拳真正得到好處,還是得靠自己的恆心與毅力,不可存有急功近利之念頭,因為太極拳是講求「順其自然」,效果是日積月累漸漸增加而來,所以練太極拳也是在鍛鍊心性。

今日欣逢大會成立,除預祝大會圓滿成功外,也祝福學會的每位成員身體健康,道技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