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築夢踏實‧夢圓太極 - 理事長於首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發表


親愛的會友:

HAPPY BIRTHDAY ! WE ARE 1 YEAR OLD. 時間過得真快,「藝術太極養生學會」於 95年12月24日成立迄今,轉眼間一週歲了。「合抱之樹,發於毫芒,」一顆種子經歷用心的灌溉會長成大樹。「藝術太極養生學會」於和煦陽光下播種,在王老師的春風化雨下萌芽茁壯。期間雖歷經風雨交加的考驗,仍然能持續到現在,靠的是王老師智慧合心及全體會員們所凝聚的向心力,而這兩者才是本會不斷成長的最重要動力。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功勞是大家的!

在這裡由衷感謝所有的師兄姐們,這一年來讓我有這個機會和大家共同學習與成長。為此我要再次表達誠摯敬意及謝意,感恩王老師的犧牲奉獻與帶領,也非常謝謝我們慧眼獨具的部落園丁們,不辭辛苦地默默守護著我們的心靈居所,創造了一個理性與感性的部落格http://artoftaichi.blogspot.com/。「藝術太極養生學會」是一處讓您享受養生之道和擁抱太極健康人生的地方,是品味與修養的凝聚,是真情呈現,在互動中增進情感,將生活與e太極結合。我們深信,美好的事物必能覓得知音,太極達人,際會在此!

了解過去,才能立足現在,進而展望未來。「藝術太極養生學會」就像一個大家庭,是意見溝通、經驗分享、相互學習並建立共識的平台,需要成員們相互扶持才能繼續興旺。身為「藝術太極養生學會」的會員,是一項榮譽也是一份責任,我們都是一群太極志工,自願性的參與,加上無私的熱心服務,才能使會務蒸蒸日上。「太極」源遠流長,精深博大,剛柔並濟,身心並修。謹藉此機會,歡迎更多的太極同好知己加入我們的大家庭,彼此勉勵,共創璀璨未來。

築夢踏實,夢圓太極,祝福諸位會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

理事長 陳雲龍 2007/12/23

2007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搶先報導-[老師的話]

【部落格訊】以下是老師預訂刊載于首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手冊上的文章,部落園丁搶先公開,以饗會友。

在教授太極拳的歷程中,各位是我見過最勤於追求拳理的一群,除了感佩諸位熱心的學習以外;也謝謝大家促使老師必須兢兢業業,不容有絲毫怠惰,讓我得以和大家一同成長。

一轉眼,學會屆滿週歲了,猶記得學會將成立時,大家熱烈參與、熱心幫忙,滿心期待著;當各項手續完成學會正式成立,大家歡心喜悅,就像喜獲麟兒般的高興。隨著時間的演進,學會就像嬰兒般從學爬行、學走路、學講話、學懂事、學處事……慢慢的成長;這一路走來跌跌撞撞,難免鼻青臉腫,全身是傷,所幸有各位的細心教導與呵護,才能順利成長。期間不免有人獎勵,有人責備,但都是對學會的一種期望,期望它能快快成長,期望能更強壯、能更好。這就像我們對自己的小孩總有著無盡的愛護與期望,所以在付出心力的同時會要求好還要更好,只期望能如己所願。目前也許還有點差距,尚待改進加油,期請大家包涵。

感謝學會的幹部們不辭辛苦,熱誠服務、奉獻,在眾多會員的鞭策期待下,努力完成學會所交付的責任,不負眾望的培育著學會的成長。在未來的日子裡,更期待你們本著熱誠的初衷,繼續服務、奉獻,讓學會不斷成長、茁壯,期望會員們也能繼續給予指教及鼓勵。

老師未曾冀望學會成為強者,只盼它能在平和、健康、快樂的環境下成長,讓會員都能達到德藝雙修,且能感受到身心健康的喜悅,並能把這項男女老少都適合之健身、養生運動推廣給更多人分享,這是學會要走的方向及目標。願與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勉勵。(如果大家願意可以上部落格點閱去年學會成立時撰寫的『本會緣起』這篇文章,那裡有寫到學會命名由來與創設初衷)。


最後

願大家
平安 健康 快樂!
並祝福大家
聖誕平安!新年快樂!

王正勝 2007/12/23

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在問「然後呢?」之前

我在一場讀書會上觀賞到一支叫「Did you know?」的短片,以及朱學恆先生的文章<我們的未來>。朱先生年輕我非常多,卻使人不得不尊稱他為先生,可列屬Web2.0時代的領袖群,天才型的一號人物。他二十啷噹歲起專搞奇幻文學作品的翻譯,成名作有<魔戒>系列,國內的奇幻文學市場自他而後起大發利市。賺到了一些錢,他發起一個計畫,帶領一群義工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OOPS開放式課程計畫」翻成中文免費提供大眾使用 - 仍在進行中,另外還從事許多其他的知識分享工作。

簡述<我們的未來>文中所載,朱先生是在美國休士頓Rice大學的一場研討會觀賞到這支影片,會場上聚集了全美知名學府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術界人士,以及手握上億美金的教育計畫負責人;會議開始一句話也不說就先播放了這支約六分鐘的短片。而朱先生當天就把它譯成中文,並請台灣的義工進行轉檔和影片製作,傳上了Youtube。

請靜靜觀賞,播放前記得先打開喇叭。



*      *      *      *      *

這支片子最初是製作給一群美國的高中教師看的,背景是美國,談的是美國的教育;請參考下述朱學恆先生替該片所撰寫的引言。

『2006年,位在科羅拉多州的一所默默無聞的公立高中Arapahoe剛結束暑假;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校長請該校科技中心的負責人Karl Fisch為老師們解說一下目前教育界的技術發展和趨勢。正好Arapahoe高中獲得了一筆基金會的贊助,幫學校換了兩百多台的電腦,於是Karl就決定以讓老師瞭解未來趨勢的角度來製作一套投影片,希望他們可以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挑戰,並且進而能夠讓高中生們面對這樣的改變。Karl從書籍、網路、政府資料中整理出了一些數據,並且用淺顯易懂的比喻加入投影片中。(這些數據來自於「世界是平的」作者、教育界的知名人士、美國前教育部長、美國勞工部、麻省理工學院等等……)

在做好影片,配上音樂之後,他把這個影片取名為「Did you know?」;在校內老師面前第一次播放的時候,他還覺得忐忑不安,但幸好底下老師的反應很不錯,讓他覺得這影片似乎達成了他想要傳達的效果。

不過,他錯了。這達成的效果比他想像的還要大。』(註一)

*      *      *      *      *

如果有空的話,您試著再看一次(註二),播放前請先[關掉]喇叭,體會一下是文字、數字挑起您深沉的震撼,還是音樂?其實光一張接一張的投影片,就使我一層一層地往深淵掉落,內心滿佈悚懼,但仍有喘息與思考的餘地。一旦加上配樂之後,或許是我思考能力薄弱的關係,總覺得心上壓得重重緊緊的,除了對個人前途的恐懼外再也容不下其他。

我無意指摘影片內容的真實性,我相信這些資料是正確的,所講的也是事實。只不過改變這件事,不光是二十一世紀獨有的,人類歷史的演進不正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包括生活方式從狩獵、農業、工業到今天的資訊化時代;交通工具從步行、牲畜代步、船舶、人力車、汽機車到今天的飛機、磁浮列車;工具材料從石器、銅器、鐵器到今天多樣性的金屬、奈米…等等,無一不在變化,所以說改變這件事並不特殊。唯一會讓我感到喘不過氣的是網際網路,它使得所有面向的改變像是倒進了壓力鍋烹煮的食物一般,在強大的高溫壓力下被迅速改變了物理狀態,而且速度是前所未有、不可思議的快。快到讓人們只來得及注意個人財富能否擠進M的右邊那條細縫(註四),教育的目標也在此。那網際網路帶來的巨大數位落差、知識貧富,以及其所衍生的全球化社會問題呢?

我佩服朱學恆先生所說知識自由分享的理念(註五)。如果說知識就是權力與財富,而要取得知識的各種成本不斷提高時,那些人能取得呢?有錢人。簡單推論就是有錢人會因更多更好的教育環境而越有錢,窮人會更窮,中產階級則較容易被推向M的左邊那道深溝。

假使能讓知識無疆界地自由散佈分享,弱勢者才有機會公平競爭,也才有社會正義可言。一個沒有正義的全球化世界,我不敢想像那會是什麼樣子。而我認為應該要將這些都要考慮進來,再來問「然後呢?」


巫佣 96/12/17

參考資料
註一、 朱學恆先生推薦專文:朱學恆的路西法地獄 - 我們的未來?
註二、如果播放效果不佳,可下載影音檔<Did you know?>來播放。
註三、原作者的原文網頁:Karl Fisch's fish bowl
註四、推薦書:<<佛里曼>>著<世界是平的>、<<大前研一>>著<M型社會>。
註五、朱學恆先生簡介1簡介2

2007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哈,萬萬沒想到

好幾個星期前在 YouTube上看到一支令人萬分驚喜的短片,內容是太極拳的套路教學示範。本想自個兒偷偷的練就好,無奈經過數十天的苦苦揣摩,仍然毫無所獲,只好不甘願的在這兒公開,但望諸位師姐、師兄就教。否則再擱下去,也只不過讓已有幾十年的影像更添數道歲月的皺紋而已。

請看 [鄭曼青 大師] 親自的「鄭子三十七式」。



「喂,大師兄!耀明大師兄,快來啊!!」

梁世宏 96/12/13

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

好文章,那兒找

有人說我的文章寫得蠻好,我明白這不過是自己人不敢嫌棄。可老實講,我的確有幾篇好文章,只不過沒在螢幕上而已。

很高興有人願意讀我寫的東西,無論您喜不喜歡,認不認同,只要您曾經看完,對我來說就是一種肯定。您的光陰何其寶貴,臺灣今年上半年約出版了23864樣圖書(註1),這還不包括網路上的佳作,而我何其有幸蒙您閱讀。盧梅坡詩云:「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白茫茫的一片大地,放眼望去淨是死寂。半空裡突地冒出一朵暈紅,再嗅到淡淡的清香。試想雪地裡沒有了那株梅花;又或者沒有那紅來襯托一片白,兩者都有缺憾。即便有梅有雪,沒有了觀賞的人,那也不過梅自香、雪自白,興不出意義來。如果文章所述是「梅」,文字就是「雪」,而讀者就是那位賞梅人,因為有了你們,這一切才生發了意義。

曾經好一陣子我成天在電腦上、紙堆裡漫遊著,不斷地尋找一些我也不知道的什麼,冀望某些片語隻字能填滿我也不明白的一種需要。當時我找了好多報導、寓言、心得來讀,這還不夠,親友們寄來更多,有單純字的,加插畫的,帶音樂的,各式各樣。我花了許多氣力閱讀,最後換得的是逐日再三地點閱而老嫌不夠。期間我慢慢發現看的當頭很容易就有滿溢的感觸,兼有一種充實的感受與意義,但總也使人輕易地就忘懷。像飲鴆止渴似的,必須不斷地讀、讀、讀,一旦停下來,我就像過了午夜十二點的灰姑娘一樣。「毒品」的效果不曉得是不是就像這樣,所以灰姑娘需要每天嚐一點能使她在晚上幻化成美麗公主的「仙丹」,才能夠在現實世界裡繼續奮鬥。

我反覆思考為什麼會這樣,我的生之氣可以脹得好大,但沒多久便洩光而無法持續。是因為撐持我的東西來自虛擬世界的虛幻符號嗎?還是因為這些故事來自遠方,看不見、摸不著?

鄧公班裡頭有位快上了年紀,但還算不上老的小學老師,今年她拼著病瘦的小個子在眾多血氣旺盛的身軀中奮戰掄元,考上了臺北藝術大學研究所。我問了好幾遍唸什麼來著,她耐住性子還帶些抱歉地告訴我好幾回,因為那名字除了很長以外,還很拗口,我始終只能記得…「古蹟」…的,以後也不敢再問了。她隻身在淡水租宿,工作穩定、沒有家累,而「老師」應該是社會上相當崇高的位子了,再高升上去也還是叫老師,所以我猜這並非她繼續深造的原因,那是什麼動機呢?北藝大可不好唸,她說是興趣。我雖然不懂,但一位溫婉的女子會對這些歷史陳跡有興趣,該有個美麗的緣故吧?

我說我有的這幾篇好文章都是生活周遭裡的故事,怎麼來的呢?因為常日裡總難免和許多人有著各式關係、各種相處,故事自然而然發生。不論是喜怒哀樂貪嗔痴…等等,進行當中就已經成了一篇好文章。而這些並非我一個人能獨自寫就的,是曾與我同時生活在這世界上的往者、生者一起活出來的。

幾年前鄧公的同學們年終聚餐,地點選在淡水紅樹林的一家歐式自助餐廳。那時正好是聖誕節前後,到處唱著「叮叮噹、叮叮噹,鈴聲多響亮」的快樂歌聲。或許是為了感染些歡喜氣氛,用餐的人特別地多,菜色也很豐富,感覺份外熱鬧。那天外頭寒氣颼颼,餐廳裡點亮了飽滿的暖黃色燈光來對抗。我們十來位同學將長桌子圈住,喜悅和諧的氣氛在席間盪漾。同學中有位年逾花甲,已半退休的媽媽,聊起了若干年前她和先生兩人移居淡水後的簡居生活;聊起了和劉爾良結識的經過,以及後來和老師相處的這段日子。說著說著,我耳中竟聽到了似有若無地抽咽聲,不油然我垂下了頭。我雖然不懂,但這裡頭該有個動人的因故吧?

像這樣的情節不僅僅發生在我的生活裡,也在你的日子裡,因為我們在時空的某個象限中彼此交會。

雖然全球化時代來臨,發生武力鎮壓僧侶的緬甸、或內有遜尼、什葉派系衝突,外有資本主義略奪的中東回教世界,還是有著嚴重種族、貧窮、疾病、戰禍問題的蘇丹,這些事件會影響我們,但值得關懷的並非只屬國際上的所謂大事;雖然這也是個競爭慘烈的時代,大家必須專注於提升自己的戰鬥力,好面對未來殘酷的世界人才大戰,不過值得關注的仍非只在自己的鼻尖上。每個人的眼光一眨就望向全球;雙腿一蹬就躍上了國際,提供反作用力使我們得以躍起的這塊土地以及相濡以沫的人,反而未曾在我們的視網膜裡留下影像。可惜不論我們跳得多遠、多高,或不慎在半空中摔下來,可能都還得落回這片我們曾踩踏過的土地。會不會到時候這兒已成人情荒土了呢?還是說沒關係,我們可以期待被弭平的世界中,在異國某個角落裡有另一群同樣關懷國際的人,他們會看到這裡的情況,會從天涯那端伸出溫情的援手。

當我不停地閱讀來自渺渺遠方,對我有如塵霧般的許多故事,久而久之發現其中有難以置信的相似之處,像是翻拍的盜版電影,在不同時間、不同地方重複上映。如果說這是歷史的必然,那我對這些事件已經洩氣麻痺就說得過去了。但曾有幾次我不經意地將視角從90度以上的仰角降回30至60度的俯角時,閱讀帶來的那份熱情再次直轟腦際,使你坐不住,要起身急踱步,讓血熱的心拋上拋下、拋上拋下,不如此我的肉體無法承受得起那股燙。然後,我的心依舊又冷了下來。這樣不行,我要投入陽光、荒野、張老師、主婦聯盟、法律扶助基金會、康復之友聯盟當志工(註2);我要領養棄嬰、輔導中輟生、照料失怙老人;我還要帶給臺灣媳婦、外籍勞工們臺灣原有的鄉里人情…等…等…等…,我要將自己燃燒殆盡。「呼…,」我大大吐了一口氣,疑惑著那跑出來這麼多地方需要幫助。而我成嗎?光一家老小就夠我夫妻倆張羅了,那來的空閑氣力去關懷別家子呢?得冷靜評估才行。

我常想得很多,卻總是做得很少。直到有次我坐在書桌前敲打著鍵盤,隱約覺得像在敲打著鼓風爐上火紅的生鐵一樣,「鏗鏘、鏗鏘」地將我捉摸不著的思緒打出了意義的形狀。而這些鐵鑄出來的文字在冷卻後縱然生硬,卻能醒目地逼著我去做一些事,而不光想做一些事。舉個最近的例子,上一篇「讓與不讓之間」刊出後,我搭捷運時老擔心同車上會有讀過的熟人盯著我,監視我有沒有按照所說的來做,這讓我比以往更多了一份壓力。要是被人撞見言行不致的話,那可真活不下去了,搞得我站著的次數比以往多了多。這個微不足道的動作惡狠狠地拆毀了「知」與「行」中間的藩籬。何況善無大小之分;善即是善,只有為與不為。我可以忖度自己的時間與能力,從立身處起,由近及遠,由寡及多去關懷社區、服務周遭的人,這該也算是善了吧。

現在開始我該不時推開電腦、丟開書本凝視身旁的人,即使親密如枕邊人、親近如家人其實都有我未曾探索的故事。再來我要望出窗外,走下樓去,那兒就有數不盡的好文章等著我去閱讀。我猜唯有如此切身,因閱讀而有的那股熱才不致於熄滅,充塞我胸臆中的那團不平之氣才有紓緩的一天。這麼做的同時我也確信我將眼見、耳聞這個世界因此而有的小小改變。

巫佣 96/12/9

註一:請參閱 [[扎誌]] [【台灣】2007上半年圖書市場觀察]。
註二:請造訪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張老師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法律扶助基金會康復之友聯盟,更多訊息請瀏覽 臺灣公益資訊中心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金牌功夫是這麼來的

大約在學會舉行秋季研討會前後,我得到臺大醫院上臨時班。記得有一回因為白天工作耽擱,搞得我上班快遲到了。捷運風風火火地將我載到「臺大醫院」站後,我三步併兩步跨上電扶梯,任它像一條長舌似地將我吐出二號出口。這會兒沒時間再慢吞吞地走地下道了,筆直穿過中山南路,蹭進左側大門緊接著左拐,正準備晃過星巴克和7-11的當頭,竟撞上了張耀明 - 學會的大師兄。


記得是傍晚5點多吧,就看他一個人虛步樁立在門內的左手處,背對著大門。我一左拐撞見他,二話不說馬上沉身右轉腰、上右步收左腳、起…,總不能一路弓步前進吧。然後目不斜視地貓行離開,打算穿過大廳,再左彎繞回搭電梯的地方。此時心裡暗忖著,拳雖然打不好,所幸功操練得還算認真,方才那幾下子一氣呵成,才沒被發現。說來好笑,功夫竟然在這種尷尬時刻見出效果。

我知道他和小師妹都在這兒上班,這幾天來就想著會不會那天不期而遇,可萬萬沒想到是今天此時。我怕光打聲招呼就走會顯得太生份;可是聊聊的話又怕遲到,只好躲開了。

雖然剛剛那一照面有如電光火石,瞬間的光景卻持續到現在還未曾熄滅。就看大師兄他沉身虛步、鬆腰落胯,接著轉腰拉回、轉腰拉回,再轉腰、再拉回時也把我拉回到以往與大師兄同在「淡大船下榕樹旁」,隨著老師學習時的記憶裡。同樣的瘦拔、同樣一襲藍衫,同樣的姿勢、同樣一派專注,看得出來他下課後和課堂上練得一般勤奮;略有不同的是此刻手臂上多掛著一支手提包,可是卻一點也不顯得突兀,反而更彰顯出功操的練習實已融入了他的生活裡,我想他是在等小師妹一塊兒下班吧。這時候我才切身感受到他的金牌功夫決非浪得,不像我一樣自以為是太極奇葩,只需要有空練練就能厲害到不行了。想要精進拳藝,就必需像大師兄在文章中叮囑我們的一樣,要從日常生活裡鍛練起,要懂得利用零碎時間。「萬丈高樓平地起」雖說是俗話一句,卻也是真理。大師兄能起而行地貫徹,將平日裡一些被拆散的片段時間拿來練習功操,打下了深厚的基礎,難怪能夠迭創佳績。

我不斷想起這件事,好幾次臨睡前躺在床上仍在咀嚼著那份感觸。如果我做不到像他一樣的話,拿不來好成績還有什麼不心服的呢?心裡頭暗暗立誓一定要效法大師兄的精神,絕定要!想著、想著、想…著…,便呼嚕嚕地睡著了。

謹藉此篇鼓勵各班參加幹部訓練的師姐、師兄,也祝大家身心健康、事事如意。


常務理事 世宏
96/11/14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正思感恩何時報,明月悄然上枝頭。


看到「開訓囉!」一文中所附的影片,老師辛苦的指導與師兄姐們認真學習的過程,心中萬分感動。此情景讓我想起了昔日老師辛苦調教我的那些歲月.....。

淡大船下榕樹旁,恩師指導練太極。
掤捋擠按須認真,其根在腳不在手。
汗水淋漓不怕苦,功夫百鍊自然成。
正思感恩何時報,明月悄然上枝頭。

如今依舊納悶著,我上輩子是修了什麼德?可以讓我遇到王老師!不知道受訓的會員幹部們,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有深刻的感觸呢?
今摘錄老師曾勉勵過我的話如下供參,希望對大家的練拳有所助益。若記憶所及有所謬誤,尚請包含與不吝指正。
...............................................................................
「你們能學就儘量學,我不會藏私。以後學有所成,你們也可以像種子萌芽一樣,把太極拳教給其他人,讓更多人受益。」

「太極拳非止於拳術演練,它更注重養心、養德的效益。心存誠敬,能『敬師』、能『敬拳』,才能把拳打好。師兄弟間和睦相處也很重要。」

「很多人練拳練到膝蓋受傷,甚至要戴護膝配備才能打拳,這樣就失去練拳養身的意義了。若腿力不夠,盤架時就蹲高些,如此膝蓋比較不容易受傷。又膝蓋盡量不要突出腳尖,否則膝蓋容易受力而受傷。」

「練拳不練功,到頭一場空。鬆身法及走弓歩要常做,這是往下紮根的基礎。」

「練拳時把套路拆開來單招單招的練,這樣子進步會比較快。一套拳可以打慢也可以打快,嘗試去感覺此兩種打法。」

「多利用零碎時間修理自己,例如看電視時或搭捷運時站樁練腿力。練時也可找一面鏡子調整自己的鬆身、弓歩或拳架的姿勢。」

「打拳時輕起輕落,邁步如貓行。體會『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鬆沉意境。注意『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周身協調。」
..................................................................................
祝福大家 練拳愉快!
張耀明敬上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開訓囉!

學會辦理的首期幹部集訓已經開始,此次是專為犧牲上課時間為大家服務,而且是學會會員的幹部們補課。

參加集訓的幹部們務必瞭解學會的用意與老師的苦心,老師是犧牲了所剩無幾的個人時間,請大家認真學習、相互切磋,並反覆揣摩,以便早日晉身太極殿堂,也不枉老師的付出與學會的期待。

其他精彩相片請看相簿「首期幹訓班開訓」。

部落園丁 報導 96.11.3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讓與不讓之間

為什麼如此之難?不就一個起身嘛。

臺北捷運公司數月來大力推行「讓座」運動,包括變更座椅顏色、散發宣傳單、站務人員及演藝名人的廣播宣導,加上專用標籤貼紙,一波一波舖天蓋地而來。只要人一進捷運站,不管是看的聽的、軟的硬的都來,要你躲也躲不掉,簡直是緊迫盯人。如此亦可知這小小動作有多艱難了。至於成效如何,從我身上或可看出端倪。

淡水捷運站面山臨海,長條形的車站依著淡水河高高架起。人在候車台上,面向觀音山,眼望碧海藍天,風徐雲動,誰還理會背後的那一片喧擾呢。這是少有的時刻,月台兩側都沒有列車停靠。也只有這片刻,金黃色斜瓦屋頂下的淡水站,融入了廣闊的景緻裡,月台上的人就像在畫裡頭,一筆優美的線條也在此刻從不遠處慢慢地進入畫裡。列車停妥,當乘客散盡後,我緩緩起身步入車廂,意外的藍,長長的車廂裡頭每隔三五步就出現的近乎黑色的深藍色座椅驚嚇了我,也將我逼出畫裡,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博愛座改成這種顏色。

我欣賞這種顏色的博愛座,尤其是在淡水站候車台上乘客還不多的時候,它和四周的不協調藉由視覺刺激了腦神經,讓你很不會想要坐它。硬是要坐的話,也讓你覺得不舒服。這樣一來,空位多的時候你不會挑它;座位所剩無幾時,它冷沉的顏色則喚起捷運廣播的叮嚀說這是博愛座,是專供老弱婦孺殘疾人士所設置的。即便這令人不快的顏色和博愛無關,對我卻起了一定的嚇阻效果。

通常不論乘客有多少,即便空位遠多於搭乘人數,我們進車廂的速度總顯得相當迅速,倒也不枉了捷運二字。有時候快到車上的人還沒下,車外的人已箭步竄入車內,令人嘖舌。我曾思考過為什麼會這樣,擺明了每個人都會有位子,還急呼呼地要衝進車廂內。人嘛!沒位子的時候只想有個位子;一旦有了位子,就改想爭個好位子。就這麼哄哄兩下,車廂裡人出人進,感覺上似乎沒動過,其實已換了一批人。

有時候我會玩玩這個把戲,用想像力把自我從軀殼裡抽離出來,看看自己在捷運上是什麼樣子,偶而也會好奇地看看車廂裡的人都在做些什麼?有人動眼睛,像是看爽報、看Upaper…等書報雜誌,或觀窗外風景;動耳朵的則有聽音樂、聽外文的;動嘴吧的就講電話、聊天,別忘了還有動手的,像玩電動或是化妝。當然還有一派是不動的,沉思、發獃、閉目養神…等等,各有各的樣。但不管什麼樣,每個人總會很快地進入各自的狀態裡。

刺耳的響鈴傳來,預告列車即將出發。一般說來愈往臺北車站,上下車的頻率愈高,乘客也愈多。有人說臺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在捷運上看得出來此言不虛。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會偷偷留意起是否有該讓座的對象,但不一定會讓座就是了。那時候我已然發現,哇,真要讓座給老人家的話,即使我從淡水起站上車,大概也坐不熱椅子,就得起身了。同一個門口,幾乎一兩站就有長者上車,那我還用坐嗎?這時候就看得出個人巧妙不同了,比較沒創意的就是裝睡,凡屬沒睡到腦歪身斜、口水直流的都歸於這一類,佔了一大部分。

有些則手持書本,低頭沉思,怎麼樣頭也不擡一下,讓人摸不著他是曉得不曉得該讓座了。這類人明顯少於裝睡型,但那是因為閱讀的人口本就不多。再一種是氣定神閑型的,他弱任他弱,我眼睛照樣睜得又大又亮的,自顧自的講電話、聽音樂、聊天。

我最佩服的是義無反顧型的,這類人可以大剌剌的坐在博愛座上,任由眼前老者隨著車子停停走走而搖搖擺擺,直似風中柳絲一般。縱使有人盯著他,臉上也毫無愧色。我對於能不顧別人異樣眼光,始終秉持自我無所畏懼的人素來激賞,做大事不就該這樣嗎!還有一類人稍微好些,屬裝瘋賣傻型,硬是不讓座,偏等到有人起身讓座,這才一副誠惶誠恐地從博愛座上彈起來,「阿嬤,你坐你坐。」真不知他是什麼意思。

而我呢?除了「義無反顧」與「裝瘋賣傻」幹不來以外,好像輪著來。但是我有話要說。我在車上雖然裝睡,可我眼睛確實沒睜開;我看書,可我眼光確實沒離開書本;我有時候看似氣定神閑,其實我工作了一天,真的很累很虛弱。即使心裡頭不安,我總是能找到理由繼續坐著。

記得有次在關渡站,門尚未開妥,有位長輩咻地搶進車門,緊接著眼觀四面,她的視線、腳步未曾暫歇,一發現沒有空位,轉身就往另一側去,絕不戀棧。彷彿那電光火石的一覷,已看穿這個區域的人欠缺博愛之心。使我原本忐忑的心顯得更加急促,這也是我在車上多數時候的狀態。

不就起個身嗎,為什麼做不到呢?我常自問,偶爾還是在眼前就站著某位老弱婦孺時撫心自問。怎的就是起不了身,寧可內心翻攪,也不願勞動身體。其實倒也不全然是這樣。我總得先確定對象無誤,才不會冤枉嘛!而評斷該不該讓座才叫人費神,常常得花個好幾十秒從側面細細觀察,之後如果覺得該讓座,往往已過了一兩分鐘。想想這時候才欠身讓座,不免讓一車廂滿滿的人看出來我剛才的不願。這又讓我打了退堂鼓,是不是乾脆來個眼不見為淨,人家會以為你不是沒愛心,是沒看見。

印象很深刻是有一回在北投站,手上翻著南懷瑾先生著述的【論語別裁】,當時我正埋頭於論語浩瀚的字裡行間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要,不經意擡起頭,紛紛雪絲赫然落入了我的眼簾,那滿頭的銀亮下是一位身子骨十分硬朗的長者,雙眼炯炯平視。他半身對著我,隻手握住衝著門的那根最高最直的扶桿,那份神氣樣,竟像一株沾著藹藹白雪的高聳松樹一般。使我不油然地覺得應該不需要讓座才是,誰叫他這麼挺拔呢。頓時,千百個念頭掠過腦際。不消說你也知道,縱使心裡萬端思緒紛擾不止,終究還是讓與不讓而已。

臺北捷運公司為了推廣禮讓運動算是絞盡腦汁了,在九月份起試辦一項活動叫「捷運『心』文化 從『讓』座起」,並提供專用貼紙供民眾索取,希望乘客發揮愛心,適時主動讓座給貼有「博愛識別貼紙」的乘客。動機當然是善意的,只是以方才那位長者來看,那一頭花白,還得費事再往自己身上貼標籤說:「我蠻老了,拜託,讓個位子吧。」這是乞討嘛!何況看他那副神情該是說:「年輕人,要讓就讓,我可不會奢望你讓座。」這應當是大部份人希望維持的尊嚴,座位寧可用搶的,可不能用要的。文宣上另外寫著,「…民眾對於一般人使用博愛座的正當性與讓座時機,皆有各自看法。為提供明顯識別標示,避免有就座需求者因不好意思開口,或外觀不易辨別(如懷孕初期之孕婦),而喪失受讓座之機會,…」從內容來看,這項活動的基礎是認為現代人基本上還是想遵守禮節的,只是一定得有人先將標準訂個絲毫不差,該讓的我才讓,不能吃虧。由此可知,讓與不讓絕不是件單純的事。

有好幾次往返臺北車站與淡水站間,沿途雖然坐著,下車後竟然覺得好累。一路上心裡動個不停,觀察、思索、判斷幾乎沒停過,真比從頭到尾站一趟車還累人許多。後來好幾次我索性上車就找好位子死心站著,省掉一頓劇烈的掙扎,輕鬆多了。不過這終究是落了下乘,顯現出我起坐之間藏有巨大的心魔。我曾向朋友提起這個辦法,朋友說我幹嘛這麼死心眼,有位子不坐。你就先坐著,等會兒該讓的時候再站起來了不就好了。唉!殊不知兩片肉一黏上凳子,要分開就難了,我至今仍在努力搞清楚為什麼會這樣。

是不好意思嗎?還是怕人覺得你自視清高,又或者擔心同時也有人起身相讓,那多尷尬。為什麼不讓?怕人知道你並非誠心讓座,會被瞧不起嗎?不就起個身而已嘛,奇怪,怎麼如此之難。我很想理出頭緒來,那當下我究竟在想什麼。擔心好不容易跨過人群,結果他竟然說下站下車。萬一她只是胖不是孕婦。又萬一他碰巧是少年白。還是萬一他說不用了,彼此你推我讓不也難看。喔,怕難看,是嗎?千絲萬緒總非歸根究底的答案。

有一回上班時間車行經石牌、士林站左近吧,上來了一對母子。小小孩肩上揹著沉甸甸的書包,臉上似乎罩了一層寒霜。進車廂後小小孩逕往內側的車門邊走,定住後,背順勢一倒,讓書包壓著玻璃隔板,再一溜往地上一坐,相當熟悉俐落。母親就站在一旁,表情木然。無巧不巧,廣播竟在這時候響起:「…請讓座給老弱婦孺…,謝謝您的合作。」我盯著那對母子,沒看到她們臉上有任何的變化,或身體有任何的反應。此時我居然在座位上擔心著,這小小孩應該是每天通車上學,而他每天都得在車上經歷一次成人的冷漠,長大了會懂得禮讓嗎?又會養成什麼樣的價值觀呢?現在想想,枉費我f勤看書、學太極,真是白讀白學了,全都扔進馬桶裡沖掉算了。我記得法國宗教領袖以馬內利修女在所著的【活著,為了什麼?】裡提到他在六十二歲時將所有鍾愛的書本分贈他人,還燒掉付出多少努力所撰寫的那些珍貴的筆記本。以幾十年累積的知識、道理作為柴薪的這把火不知燃燒了多久,最終化作濃烈的煙霧飄散而去,還諸天地。她是火攻,我是想用水淹。道理從來不是拿來懂的;是要實踐的,光醉心於鑽研書上的道理而沒有行動終歸無用,那還不扔進馬桶沖掉做什麼呢?最起碼房子可以空出許多地方,圖個清爽。

當代科學如此發達,我要求捷運公司引進生物科技,在所有博愛座上加裝生物辨識晶片來解決這個問題。當晶片感應到有屁股坐上去即刻啟動偵測功能,一旦發現你不是老弱婦孺殘疾者,你不該坐博愛座,嘿!嘿…!它馬上賞你一頓,可以是針刺、電擊、重壓或灼熱。越沒資格坐的,力道越強。這不是逞罰,只不過是提醒他起而行,而且程度有別才公平。對於那些劣根性比我重的,不這麼搞,永遠辦不了。對於稍微好些的,賴在普通座上像我一樣的,因為目前生物技術還無法克服,只能道德勸說了。

想了這麼多,我也明白縱使我抱著慚愧的心,還是永遠找得到五花八門的藉口。倒底難在那兒,說穿了不就是自私、自利,不願利人而已,沒好處嘛。反正也不可能有人因為你不讓座而輕蔑你、否定你吧。說是這樣,每次搭捷運總有一番掙扎,也實在挺折騰人的。後來我慢慢發展出一種習慣,在車上要不就站著,假使坐著的話,除了睡得不醒人事以外,每站列車關門前鈴聲響起,我就會抬頭四顧,看看有沒有老弱婦孺殘疾人士,有的話馬上起身,不允許腦袋有任何反應時間想著任何理由,讓行動來領導心思。這麼一來即使你有任何想頭跑出來,你會發現此時你的屁股已經空了,接下來就容易了。這樣試過幾次,我的無為確實改善許多。

好不容易到了臺北車站,下了車也鬆了口氣。想想晚上還得搭回淡水,免不了又是一次人性的考驗,不知道過不過的了關。不論如何,總得一天好過一天,不能老是感嘆社會上亂象叢生,好像那都是別人造成的,和自己無關。我們習慣於像個科學家般觀察社會萬象,冷靜而且犀利,往往頭頭是道。可惜很容易忽略我們作為一名觀察者的同時,自身也是觀察物。也就是說無論我們感覺社會風氣如何,你我都是因子。如果我連一個無損於己的基本禮讓都做不到,那亂象則是因我而生。加油吧!


巫佣 96/10/29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聽演講後的心得-96年秋季學術養生研討會

96年秋季學術養生研討會今天上午剛剛結束,感謝楊立正博士百忙之中免費撥冗蒞臨本會演講,小弟聽後幾個受益心得摘錄如下。

1.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每個人都擁有一顆獨一無二、神奇且潛力十足的大腦,所以吾人當不可妄自菲薄、看輕自己才是。
2.多做手指的按摩或指壓,讓它常保持靈活,以及運動後的收功按摩臉部、頭部等全身(王老師平時都有帶著大家做)。上述動作與大腦息息相關,皆蘊含著養生大道理也。
3.人絕對可以健康的活到百歲以上,只要省悟養生之道,無論幾歲,現在開始都來得及,而且起步越早受益越大,但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恆。

新加坡的許哲女士,今年已109歲,因為有愛不老,如今還是位健康快樂的年輕人喔。

精彩相片請前往學會相簿之「96年秋季學術養生研討會-楊立正博士蒞臨演講」。

張耀明敬上96.10.14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六

期待您的分享

部落格和網路相簿仍在改裝中,如果您發現了任何不適、不對的地方,請眾師姐、師兄見諒,也歡迎在文後留下您的意見,部落園丁會誠心檢討改進。由於科技應用的不斷翻新,所以這項工作是持續的,我們寄望新的觀念和新的技術,能夠清楚地記載並呈現學會以及組成學會最重要的元素,即每一位成員在此的生活軌跡。學會成立至今不及一年,才剛出發,相信在許許多多的日出日落之後,當您重新來點點這個部落格,它將會勾引起您諸多清晰的回憶。嗯,感謝Google,希望它永不收費,長命百歲。

只是,除了寄望Google外,每一位曾停駐於學會的你我,不論時間長短,不分男女老少,也不管認同現況與否,都是促成這個團體當下模樣的一個因子,也都是成就整體而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在學會前進的過程中,在以時間為座標的橫軸上,你我都會在這裡留下足印。這行足跡沒辦法個個清晰完整,勢必大小、深淺不同,也避免不掉殘缺、破損,但卻絕對真實,而這份真實正是部落格希望呈現出來的。為此我們期盼能有更多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意見、觀點,供學員、會員們彼此分享、成長。

可是一篇文章也好,或整座部落格也罷,都是作者或編輯主觀地選擇某些片段來敘述,難免以偏蓋全,不過這是任何形式的記錄都無法避免的。幸好這種偏狹的情況將可以改善,只要多一些人來分享心得經驗,就能展現多元、多樣的外貌,自然就避免了這個問題。假使您想批評,只要不涉及人身攻擊、詆毀,部落園丁也無權干涉。萬一有文章出現這類惡意用詞的話,是不會被刊登出來的,請見諒。雖然這類言詞也是人性真實存在的一部份,也是整體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不過我認為應該採取其他更理性的表達方式,同樣可以達到目的,這就是文明,也是學會遵循的價值。

部落格期盼大家發表各種與太極生活相關的文章,歡迎大家共同記錄我們踩踏出來的這行足跡,充實你我未來的回憶。但是不論您曾否以文字、影像參與記錄的工作,只要您曾經是我們的一份子,學會都感謝您豐富了大夥兒的生活,也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在此祝福眾師姐、師兄們健康、平安。


部落園丁 謹啟
96/10/13

備註:投稿辦法請參閱「部落格投稿說明 」。

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怎麼搞的,這拳 - 心得報告

八點半,慢悠悠的醒來,肚子滿滿的盡是這段時間來的心事,特別是昨夜。打量著要不要去打拳。中午都約好了,橫豎得走趟淡大,就挪挪身子吧。

我還是喜歡海事館前那一大塊長形透水地舖,尤其裏層些。略矮著頭橫過人行鐵橋,迎面是高起整片的綠色草坪,左手邊矗著三兩株參天大樹,右手處橫插著一面乳白色的牆壁,圈住了見方的一小塊空間,透著點幽微、遁世的氣氛。這兒好!煞風景的是角落那輛五十cc小摩托車。儘管它靜靜杵在那兒,可你看著它,耳中不油然響起吼、吼的引擎聲,挾著刺鼻的廢氣,擾得人心裡頭不爽朗。很納悶校方怎麼打量的,這麼丁點大的校園,非得讓機車蹭進來嗎?還非得將這麼靈氣的一處地方拱手讓給這沒靈性的東西,害得我怎麼樣也沒法子讓手腳動起來。

雙腳張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光這姿勢不曉得僵了有多久,手腳仍然沒個去處。後來不知怎的竟成了「伸下顎,兩手腕交疊於腰後」的「仰天一式」。日光穿過葉子隙縫灑下的亮片,密密麻麻,砸得我踱起步子閃閃躲躲。好不容易擺動起來的四肢,卻好似在莽莽草原裏撥弄,想尋出一條路,通往可堪避陽的處所。

換個地方吧。來到圖書館,視野為之開闊,更少了艷艷日光。今天真不是打拳的日子,功操沒勁做,筋也不想拉,蹲馬步又嫌腿痠,三兩下把手伸伸擺擺,看看時間,還多一小時的空。回家不是,呆著不是,勉強抱抱腿,掤掤手像回事似的。可是很奇怪,這幾趟掤很不同以往,有「掤」的感覺。好久來,攬雀尾最讓我洩氣的就是掤了,不但打來空,而且做作。即便鬆,總像是放拳不是打拳,人工雕琢之意過甚。同野馬分鬃相較,攬雀尾掤更難體會那道勁的終始。除了重心前送,沉胯轉腰外,它多了垂直向的手臂弧形運動。而胸腹間這小半截手臂長的距離,從青年盃前至今折騰了我半年。沒想到在這個不起勁的早上竟掤出了勁,頓覺手臂、胸、腹與胯圍成的空間有漲、實的感受,似有實物一般,不很飽滿,但足夠我心動的了。

愣愣的立了一會兒,不確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莫非......,昨晚使我難眠的那股氣騰到現在?想再試一次,卻擔心方才不過南柯夢一場。小心翼翼的虛步合抱、上左步、掤,嗯,沒錯;換右掤試試,感覺仍在。想想真有些哭笑不得,這不是捉弄人嗎?這算頓悟還是漸悟呢?雖然我對六祖的遭遇很抱不平,但我寧願相信漸悟,這樣資質平平的人也才有機會成佛升天。

細細回想剛開始練的時候,一個勁兒猛推猛送,其根在腳發於腿嘛,為了形於手,該是這樣沒錯吧。結果去年臺北縣太極拳運動大會前搞得腳踝、腳底板鬧疼,要噴肌樂、套護踝才能上場。還不敢向人提,怕被笑,應該沒聽說過有人打拳傷到腳底板的,還過了大半年才痊癒。

後來慢慢將注意力放到腰胯上。腳一緊,鬆膝、沉胯、轉腰,嘗試將腿上的力道推送至腰際,緊接著轉腰,帶動身體、臂膀。老師壓住我上掤的手,或者圖書館前大大的水泥圓柱都曾助我掌握那味道。努力了一陣子,總算嚐到一絲絲身隨腰轉的那種舒暢。可惜沒能高興太久,又被糾正我的攬雀尾掤只有腰胯的運動,力量是憑空直接從腹部出來,不由腳送來。體會了一陣子,確是如此,我成了擰腰而非轉腰了。只不過要糾正,又是一項不小的功夫。

單足虛步掤讓我瞭解沉胯、轉腰,一旦套上弓步,後足一推,力量上到腰間後就像泥牛入海,化了,只能麻煩手將它自己放到定式的位子上去。不管怎麼弄就是不對。今天不曉得怎麼回事,胸前三四分的漲實感出來了,特別在定式那一剎那感覺最強。實在不清楚這太極拳是怎麼搞的。而此時竟然還想起王國維[人間詞話]裏說:「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個歷程。」沒想到「合抱、兩手分置於胸前、胯旁」這麼一個太極拳招,也得經歷三個階段才對了味道。而第三個階段則是辛棄疾[青玉案]詞裏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忽然猛地心裏一緊,等等,前車之鑑告訴我該請老師指正才見真章。可我真怕老師屆時頭會這麼晃一下,可知道那輕輕一晃,直叫人從雲端摔回人間。我看先不急著請教老師,姑且自我陶醉一番再說罷。

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收拾收拾,踩著來時的腳步,懶懶的。


巫佣 96/9/16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公告!版面調整

各位師姐、師兄好:
當初學會部落格擇定坐落於Google所屬的blogger.com這家公司,原因之一是它的版面自主性最高,允許用戶自行更改程式碼。而目前就正在進行版面的DIY,希望更方便大家閱讀。這段期間如果您發現部落格裡頭亂七八糟,或者某篇文章找不著,甚至於前後兩秒看到版面不同的話,請勿驚慌,那是程式測試中的緣故,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了。造成不便處,懇請見諒!

如果您對部落格有任意見,也歡迎不吝告知,大家一起討論。只要有共識的,且在部落園丁能力範圍內一定照辦;超出能力的話,那就另想辦法請藏身在學會內的高手仗義相助了。

最後,謹祝眾師姐、師兄
佳節愉快

部落園丁 敬啟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2007年第三屆總統盃賽事公告

九十六年九月十五、十六日(星期六、日),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於台中市逢甲大學體育館舉辦的2007年第三屆總統盃全國太極拳錦標賽,本會成績揭曉如下:

男子組個人套路競賽:張耀明師兄勇奪24式太極拳金牌及42式太極劍銀牌。女子組個人套路競賽:陳鏡如師姐(42式太極拳)榮獲第8名,張惟婷師姐(24式太極拳) 榮獲第8名,周玉芬師姐(24式太極拳) 榮獲第11名。以上四位賽員為本會爭光,均獲不錯的佳績。

這段時間,感謝本會教練王正勝老師,於賽前犧牲假日休息時間辛苦地指導賽員。在王老師辛勞的付出與細心的調教下,才有賽員今日輝煌的成果。(記得老師平日上班已夠繁忙,為賽員加持的這一個多月來還常加班甚至工作到很晚呢!)

感謝領隊陳雲龍會長,利用出差溜班時間,南下到台中為賽員們打氣。他不僅帶來冰涼的蜂蜜愛玉飲料與香噴噴的黑糖糕,還順便為老外客戶宣揚太極國粹哩!

感謝隨行攝影師吳靜玫師姐,為了拍攝賽員的英姿,也跟著大夥兒辛苦站兩天了!

最後謝謝四位勇於出征的賽員!此次比賽,全國高手雲集,賽員們突破畏懼心境勇於參賽,實在難能可貴!「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藉由比賽不僅可檢驗平時練拳的功夫,能與各縣市太極高手相互切磋,更是種難得的體驗!期盼下次有更多的本會師兄.姐一起共襄盛舉,一同體驗比賽打拳的心境。



部落園丁敬啟96.9.18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太極藝術,幸福呈現


9 月13 日參加北縣榮協十週年感恩活動時,經場地確認後,發覺早先的印象和實際的誤差竟是如此之大,誤估有 6 x 12 平方公尺 的舞台竟只有 四分之一大小,3 x 6 平方公尺而已。 為了場地的錯估只好調整表演計劃,經與活動組長胡秋芬師姊討論後,刪除了 108式及13 式太極拳,還有 42 式太極劍的表演;僅保留張惟婷、周玉芬、林淑華的太極導引,及胡秋芬、梁清葉的42 式太極拳表演。雖然如此,大家從容、快樂的應變態度,把太極藝術在 20 分鐘的表演中幸福的呈現。

原訂下午2:00上場表演的排程,因為大家抵達會場時間的延遲,彈性調後到 2:40才 開始。大伙兒從容用了餐,懷著喜悅的心,讓吞到肚子裏的午餐有足夠的時間化成表演的能量。稍事休息過後,兩組表演人員先在休息室暖身,並完成團隊默契的演練後步入會場等待。約莫5分鐘光景,「意象」音樂輕揚,企立在舞台上的惟婷、玉芬、淑華開始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旁白席上蔡美華師姊輕柔的語辭,悠然飄入會場觀眾的耳裏,大家靜默、專注的眼神,驚訝目睹仙女下凡的漫妙舞技,暴發的掌聲隨著舞者時而抬腿蹬腳,時而下勢匍地,此起彼落,描繪出觀眾對表演的贊嘆、激賞及感動;接著 42 式太極拳表演,秋芬、清葉一襲淺綠色的功夫裝出場,兩人動作和順,舒展簡潔,速度勻稱,綿綿不斷的架式中正圓滿,輕靈沈著,渾厚莊重,能自然地表現出氣派大、形象美的拳藝,這是一場成功的演出。

9 月13 日星期四,這個非職業的表演團隊,雖然每人私事繁忙,竟能夠在大家的共識下,怡然自得的挪出時間參與演出,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如果沒有生活中的自信,如果沒有在平時善用「 太極生活 」理家處事,何能將身投入在幸福的氛圍下持家、練拳、習藝、表演,自愛、愛人。太極生兩儀,重視陰陽調和,能將太極宇宙觀、人生觀,融入日常生活中,必能神華內斂,處事圓融。讓我們除練拳、習藝外,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態度,在生活中互相觀摩學習,善用「 太極生活」待人處事,追求健康人生、家庭幸福。共勉之!


撰寫人:鄭幸讚

2007年9月9日 星期日

九月九的酒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飄流在外頭。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悠,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親人和朋友,舉起杯,倒滿酒,飲盡這鄉愁,醉倒在家門口…」余天九月九的酒,歌詞道盡了遊子在重陽節思鄉情切,藉酒消愁的心情。但是陽曆九月九的今天,我要倒滿酒,祝賀「藝術隊」師兄、師姐在台北市中正盃太極拳表演錦標賽的精彩表現;張耀明、林燕堂、張惟婷、陳鏡如、周玉芬等在會場上的表現與其說是比賽,更可用演出來詮釋較為貼切,真的!真的!真的!令人賞心悅目,無法忘懷;當某一天九月九客遊異鄉時,舉起杯,倒滿酒,不要忘了「藝術太極」在北投…

九月九的今天,台北市中正盃太極拳表演錦標賽的排程,「藝術隊」上午是第三場24式 太極拳團體表演,下午是「藝術隊」個人參加的24式太極拳及 13式太極拳套路比賽。24式 太極拳團體表演由胡秋芬領隊,在「漂泊之舞」5分鐘的悠揚樂聲中,整齊劃一的律動默契,嬴得會場熱烈的掌聲,也帶來全體隊員的內心振奮及喜樂,團隊的凝聚力又再一次的鼓舞。個人 太極拳套路比賽,張惟婷、陳鏡如, 獲得24式 太極拳金牌及銀牌;張耀明、林燕堂亦榮獲金、銀牌,都是超越9分以上的高手。學會能夠定期多參加類似的 表演錦標賽,對內凝聚,對外拓展,都有助益;也就是說,製造全員參與的環境,提供學員肯定自己才藝的機會,應列為「藝術太極」長期「九九、久久」發展重要的活動計劃。

九月九的酒,我要舉杯敬仰帶出高徒的王正勝老師。九月九的酒,我要藉以恭賀金牌理事長陳雲龍的金牌厚度增加了。九月九的酒,我要邀梁世宏、蔡逸泓、江文雄、周宜守、楊立正師兄們暢飲,「我們都有成長的空間,繼續加油吧!」

鄭幸讚 於960909

部落園丁按:靜玫當日拍攝之精彩相片,已收錄到本會相簿「
96年台北市中正盃太極拳錦標賽。敬請點選觀賞。

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

舊人退,新人出

【本部落格訊】/ 部落園丁 / 96.08.30

八月二十六日上午學會所屬藝大班為了「凝聚和諧,發揮良能,共謀班務長久經營之道,」召開首次班務會議,出席相當踴躍,佔據了達文士餐廳前的梯型大階梯。當日除指導教練王老師蒞臨參與外,另有鄧公班班長與部落格義工前往觀摩。大夥兒迎著藍空,不畏天外射來的刺人強光,席地而坐,只因為身為團體的一份子,都期望藝大班成為人人樂於參與的一個團體,這份熱情令人讚賞。

本次會議由班長陳雲龍師兄主持。致詞過後,會議即刻開始,第一條討論項目就是陳師兄提出的請辭班長一案。由於陳師兄認為從學會創設前至今,已擔任班長約兩年的時間,對自己、對團體皆能有所交代了,加上學會成立後兼任理事長一職,事務更加繁忙,何況還有家事、工作需要應付,身體實在無法負荷。同時考量理事長兼班長的情形也不利於團體的發展,為公也為私,才請辭班長一職。

該是陳師兄長期以來的熱心公益讓人感佩吧,大家都希望他能留任。江文雄師兄首先發言認同班長的能力與辛苦付出,並建議遴選副班長來協助他。但禁不住班長的一再堅持,加上王老師對班長的情況十分瞭解,雖然他也有著不捨,仍然尊重他希望卸任的決定。應當是為了陳師兄的身體著想,大家似乎也只能默默同意了。就在這片刻的靜默中突然傳來鄭幸贊師兄領頭熱情地鼓掌聲音,我想這是對陳師兄最大的肯定與祝福了。

舊人退、新人出,再來就該遴選新班長。為了敬老尊賢,王老師提議由江文雄師兄來領導藝大班。江師兄謙謙君子,一再辭讓。僵持不下的情況有人改推舉吳錫榮師兄來擔任班長,沒想到吳師兄也是再三謙讓。可能是沒有其他人選能服眾了,非得這兩位不行,於是有人提議投票表決,高票的當班長,另一位屈居副班長。結果江師兄獲選班長,吳師兄榮任副班長。後來大家又都覺得學員人數眾多,班務上頭絕不輕鬆,希望多舉薦一些有熱誠的人來為大家服務,為此再推舉呂美蓮師姐來佐助班務,銜副班長,並獲首肯。於此同時也建立制度,每屆班長任期一年,新任班長、副班長自當選隔日起就任。

因時間有限,趕緊接著討論其他項目,包括學員編號方式、學員編組、分工以及老學員優惠辦法,但這些議題都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考量完備的,所以會議上只能定出個大方向,至於執行細節則敬待新人新作風了。

精彩相片請前往學會相簿之「藝大班班務會議」。

2007年8月20日 星期一

如何讓這條線看起來比較短?


過去有一個武術高手參加比賽,在最後一關敗給了對手,他回去請教師父,他告訴師父他找不到對方的破綻,他無從下手打擊對方,但對方卻看出他的弱點予以痛擊。他問師父該怎麼辦?
師父默默不語一會兒,接著在地上畫了一條線,告訴他要他思考:「要怎樣在不碰到線的情況下,讓這條線看起來比較短?」師父說完就走了。他思考了半天不得其解,你可以幫他解答嗎?

腦筋急轉彎前,我摘錄二則Jackie傳來的笑話給大家輕鬆一下:
病童:打針前為什麼要擦棉球?
父親:那是酒精,先把你的屁股擦醉了,再打針就不痛了
病童:可是我還是痛呀!
父親:那是因為你酒量好啊!
哇勒.............
有一天,和奶奶一起看電視,看到飢餓三十ㄉ廣告,奶奶問我那是做什麼的?
我說:「那是叫大家捐錢的啦,他們粉可憐沒錢吃飯!」
奶奶說:「那是騙人勒啦」 我很驚訝的看著奶奶,
她又說:「沒錢吃飯,為什麼有錢燙頭髮?」
#*@!#@@#$%^^%&......

答案如下: 「只要在地上另外劃一條比這條線更長的線就可以了,只要有另外更長的線擺在旁邊,那條線就看起來比較短了。」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如果如下:「對手厲害又如何,只要你比他強就可以了。」但這容易陷入人我強弱之爭,因為永遠有更厲害的高手等著你。贏了快樂,輸了難過,心情起起伏伏,除了人比人終究氣死人外,慢慢地會失去了原先習武的初衷與參加比賽的目的。

但如果換個方式思考,兩條線都是自己,有練有進步,藉由比賽讓自己更進步,很自然地另一條線比較長了。而且不同時空的自己,輸贏都是自己,還有什麼輸贏可言,自然海闊天空,心情平靜無所爭。

複雜=付砸,會把事情搞砸!有些事想得太複雜,反而理不出頭緒來,也可能弄出病來。 傳說那個武林高手後來參訪千佛山白雲老禪師,禪師立馬瞧出此人毛病而提出建言:「遇事不要太鑽牛角尖」。後來遇到道醫王羅漢,也當下對他提出警告:「以後會有腦中風的危機」。兩位修道人都這麼說了,於是那個武林高手便開始常常提醒自己,要從複雜的心境提升為簡單的思考,想不通就重新回到原點思考吧!

大伙兒是否曾被類似的問題困惑著呢?那麼不妨嘗試回到原點想想自己原先練拳的目的,想想自己參加比賽的原因......,學習放下庸人自擾的名次、罣礙的班務紛爭、是是非非......。或許透過這樣簡單大方向的思考,很多惱人的問題便會自然迎刃而解了!

九月中的總統盃,俺是抱著倒數第一名的心態參加四十二式太極劍的比賽,因為過去沒認真練過,也沒出場比賽過,執筆的今日許多招式都還記不熟哩!或許有人說我謙虛,但教練說的總不假吧!他們說俺好像是小孩子在玩劍,更有人早在背後嘲笑俺打的很爛!不過倒數第一名的意義,還好我有弄懂,那位武林高手所領悟出的「簡單思考、回到原點」,我也願嘗試學習,所以俺終究硬著頭皮去了!

過去的我是師父畫的那條線,現在的我正在畫另一條線,九月中的我肯定是條長線。名次呢,好像跟畫線無關哩!

張耀明96.08.20

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

倒數第一名的意義

比賽結束,獲知墊底時臉上並沒有多大的異樣。絕不是說早已有數,可能是矜持的個性使我素來不常顯喜怒哀樂之故。記憶中我雖然幹什麼事極少名列前矛,但堂而皇之當上倒數第一名的經歷,縱使遍尋腦海也找不著。為此,腦袋上的這第一道刻痕就顯得特別清晰,甚至於讓我不知該怎麼撫平。對老師來說,只有六名選手參賽,而學生落到最後一名,也該是破天荒第一遭吧。這件事對我而言,很像是家裡年久失修的漏水馬桶,不時沉悶而規律地「答」、「答」、「答」地流淌著水。平常人忙的時候還好,每當夜闌人靜,無所事事,那滴水聲直穿腦際,逼得人不得不去注意它。想好好修理嘛,總嫌臭而遲遲沒有動手。



我老想著我應該不算最差的吧?自認為對太極拳還有些天份,也自以為基本功法練得算是認真,加上自覺對胯的鬆沉小有心得,該不至於斯才是。仔細回想場上那九分鐘的景況,以及賽後老師、評審的評語,我覺得我只不過是…

『開禁不
......體套沒 那麼
..................身體蹲得比別人稍微高了一點
腳抬得低了一些
..動 作 顯得 有些忽快 忽 慢
..............................倒顛手右左時式收』

不過這樣而已,我能算得上打的最差的嗎?

不知怎的,我一邊想擠出些什麼不比別人差的地方。是為了找到練下去的理由嗎?還是擔心喪失了別人的肯定?不清楚,可能都有吧!那我是否仍舊肯定自己呢?或許吧!只是,當沒有了身外的讚美、榮譽,只剩下自我肯定的時候,這算是自信,還是一隻將頭埋進沙子裡的駝鳥呢?

而另一邊呢,我卻要求自己應該平常心面對,不要太在乎,畢竟太極拳對我而言其樂趣不來自比賽。而這和無所謂一樣嗎?這兩邊遙遙相對,似乎沒有交集,而且有著各自的串串疑問,就像馬桶裡串串滴水聲,響啊響的,了無終止。答案顯然不是我所熟悉非零即壹的數位邏輯所能推演而得,需要更多面的思考,這卻是我不擅長的。那眼下呢?我當以什麼態度來面對結果呢?丟到一旁不管嗎,擔心那聲音不停地干擾;或者按照傳統禮教規範的「揖讓而升,下而飲。」可我又不希望讓所謂應該有的態度,遮蔽了我實際的觀感,我想濾清自己真實的感受,我倒底在不在乎,該不該在乎?初步似乎可以說不甚在乎,賽場上的勝負畢竟不是我要追求的。如果不在乎,那又為了什麼耿耿於懷呢?假使在乎,那是在乎些什麼?心裡頭像是躲著一個「他」正和我徐徐地對話。

那個他說:「最後一名,什麼感覺?
我回:「嗯,還好,輸了就是輸了,再加把勁就是了。」
他:「是。不會沮喪嗎?」
我:「倒也還好,名次代表的是這次比賽的成績,一旦過了今天就不見得是如此了,何況它並不能代表程度的高低,更不是我練太極拳的目的。」
他:「喔,不在乎。」
我:「我想應該是還好吧。」
他:「你自視頗有心得,怎會如此?」
我:「這我也不曉得,我覺得這就是比賽吧。」

類似這樣的對話,就像「通」、「通」、「通」的漏水聲,不經意時總會在腦海裡迴盪,擾得我思緒不寧。

他:「還有嗎?」
我:「頂多是說會有一絲絲疑惑,或是說挫敗感吧。」
他:「喔,不是不在乎。」
我:「……。」
他:「怎麼樣?」
我:「也不是說完全不在乎。」
他:「在乎什麼?」
我:「擔心喪失曾有的讚許與肯定。」
他、我:「嗯,…。」

承認在乎吧!開誠佈公地面對這件事。我希望自己不要在意,也努力做出應該要有的君子風度,可惜,這終究不是真實的我。雖然說墊底不見得就使我擡不起頭來,可也絕對算不上名譽的事。曾有人擔心我還有沒有勇氣繼續參加比賽,這點我倒是覺得與勇氣無關,而且也找不到全然拒絕的理由,反而曾衝動得想放開諸多羈絆,橫下心來練,再一場接一場比下去,直到吐一口氣。只是,有必要嗎?勝負之於我的價值與意義究竟為何,到今天依舊捉摸不透。沒有明確的答案以前,我不想改變練拳的方向與步調,畢竟太極拳的純粹、簡樸、不用呼朋引伴、不需你爭我奪,這些特性再再吸引著我,就像以前慣常的跑步一樣,一個人傻傻的跑就是了,路上自有風、雲、日頭、雨絲與你為伴。喔!差點忘了還有使人上癮的疲累與氣喘吁吁,有時還帶著點幹嘛這麼糟蹋自己的疑惑。至於跑得快或慢倒可以毋庸在意,那條路上只有我。

雖然方向未變,逐漸改變的卻是我的心態。近一個月來斷斷續續地自我對話中,我逐漸揣摩出身上長著一種自卑性的優越感,費心回想起來它應該存在有一段日子。感覺上好久了,不論工作、生活或各方面總顯得眼高手低,力有未逮的挫折,面對未來的疑懼一層又一層裹著我。偶有所得,卻又一副沾沾自喜模樣。不肯也不敢面對真實的我,情況像極了某種不知名的蝴蝶幼蟲吐絲結蛹後,在翅膀的尾端硬生生畫出了一副假眼,酷似猛禽藉以欺人。然後喜孜孜地帶著假眼掙脫密實的蛹殻,面對世界。根本不自覺它是一種防禦工具,用來隱藏牠脆弱的身軀在面對困境時只能飛離的無能。

這個自卑性的優越感又像化成一副深深嵌入肌理的面具,其下藏著的是井底窺天、自以為是、輸不起又見不得人好的我。這副樣子其實不僅出在練拳習藝上,是我身骨裡的病菌,牠以我的嫉妒、無知、自負為食,外觀徵狀就是那副面具所繪的長相 — 道貌岸然。雖然這不是頭一次發現自己有這種病,但卻是最明白的一次。想一想這隱疾並非無跡可查,只要好好照照鏡子就能發現臉面與身軀交接處有條淡痕,只是明鏡難尋。一旦發現,藥方也頗容易,只需「立身夠正」、「身段更低」、「身形更鬆」、「心更柔」加上「胸涵萬事」就行。難的是良藥苦口,該怎麼服,服不服得下去亦未可知。

比賽早已結束,輸贏已成定局,即使我在乎,但能留住的是什麼呢?我敢說以後會有多大進步嗎?或者我的病會有多大改善嗎?都不行,那為什麼感覺上我還是肯定自己呢?答案應該是我明白我不是那隻將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了。一旦我動手把「希望成為的我」與「應該的我」撕開一角後,窺視到了實際的我,而我終能不懼於面對真實的我,對我來說這是好的開始,相當具有意義的。至於那座馬桶呢,說來奇怪,似乎也變得沒那麼惱人了。


撰寫人 梁世宏 96/8/6

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

理、監事聯席會後感言

今天非常高興能夠和我欣賞的太極拳老師及前輩(年齡大多數較我年輕)共聚一堂,完成了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暨幹部聯合會議(雖名為第二次,但是第一次是在彼此不熟識的情況下,學會成立後的幹部選舉中召開,沒能真實凝聚意見,追求共識)。在此,恭賀梁清葉師姊通過理事會聘請為本學會榮譽會長。

會議中 王老師的前言及後評,給予出席的與會人員、資深學員及年長學員感受深厚的關愛,對於會中的討論及會後的結論也肯定學會未來的正面發展;王老師雖然謙遜以受邀為貴賓出席,實為本學會的精神領導。

會議主席—陳雲龍理事長(金牌班長)致辭:「心合,一切無礙;心不合,力量難聚,無以成事。」與出席人員共勉之!會中達成共識主要有 4項:

1、通過修改理、監事任期由4年改成2年,交會員大會議決。

2、通過聘請梁清葉師姊為本學會榮譽會長。

3、凝聚共識:今後學會及班會,會費及班費,分開處理。本次會中提案有關班務事項,請金牌班長擇曰召開討論。

4、選手參賽報名費由學會補助1/2,但以最高額300元為限。

學會成立已跨入第8個月,遇8即「發」。我們期待理事會帶領學會內聚向心力,外拓交流機會;一方面凝聚和諧,一方面藉交流展現學藝成果、推廣太極拳,進而爭取贊助金援,開源節流,利己利人,豐厚學會實力。

撰寫人:鄭幸讚

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太極高手

撰寫人:鄭幸讚

傳說少林寺寺廟下邊地下室裏裝設佈滿木人機關的通道,由寺內的長老們負責操作木人,年輕僧人在結束訓練時,必須忍受最後一項關於近距離搏鬥時膽量的測試。他被引導到木人通道的地下迷宮,然後安全門被密封在身後,他必須戰勝所有設置在路上的木人時,才有希望找到出路。一但從地下迷宮出來,這位僧人就可以自由的去旅行,傳授武藝。


本學會- 藝術太極養生學會以研究太極文化,發揚太極拳學術精華,將其哲理與藝術結合,進而推廣、提昇國人的生活素養和身心健康,追求和諧、快樂為宗旨。第二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暨幹部聯合會議即將在8月5日上午9點召開,期望會中除討論各項提案外,亦能安排資深師兄、姊分享這半年來的學習心得。

茲引述梁世宏師兄在去年學會成立時「本會緣起」撰文 -太極源自中華民族特有的形上哲學系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涵,也是世界上所獨有的。老子道德經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陽魚太極圖」即完整展現了這個概念,自古以來太極拳同好亦普遍用它作為代表,以闡明萬事萬物都是秉持著陰陽的相對現象而得以完整存在。既然拳稱太極,更無法自外於此。太極拳拳理分虛實,所以拳道便依此相對現象而臻圓滿境界。太極拳重視「德、藝」兼修。有德而無技藝,無能成拳;有技藝而少德,無能窺堂奧、致祥和。「德」為體,是本;「技藝」為用,是末。

綜觀社會之所以苦難偏多,皆因「不調和」造成。不和可致戰亂、災難,可致生病、喪命。太極拳之所以養生,亦在於太極拳本身具有的「平和」、「鬆柔」等拳理 。學會成長過程必定遭逢人、事議題,「藝術太極養生」的信念正是我們必須奉守的原則;一方面學習王老師的精湛拳藝,一方面學習大家相處的藝術。慈濟功德會 證嚴法師有「普天三無 -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也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的大愛情懷,值得在此與大家分享。藉此篇幅 祝福師兄、姊們在太極拳拳藝精進中,亦能保持身、心、靈調和、舒暢,各個練就一身功夫,成就名實相符的「太極高手」,自由的去旅行。

2007年7月8日 星期日

刺客兵團


撰寫人:鄭幸讚
「這是靜思讀書會致贈王教練,表達感謝派人參加靜思讀書會成果展太極表演的優良呈現…」活動組長胡秋芬七月八日上午在台北藝大教練台上呈供王教練贈品時的致辭。靜思讀書會企劃及邀請人呂美蓮師姊接著補充:「非常感動及感謝王教練在成果展前、後的多次電話關懷,也感謝江文雄師兄太極表演中震憾人心的漢文詩詞吟唱,以及鄭幸讚師兄的旁白,太極表演的完美呈現令人耳目一新…」

接受金牌班長交付七月七日參加靜思讀書會成果展太極表演的司儀任務後,感謝張耀明師兄主動提供太極拳的練拳心得,在與江文雄師兄討論漢文詩詞吟唱內容、了解活動組長胡秋芬師姊規劃的表演內容,以及呂美蓮師姊提供靜思讀書會成果展流程表,我的司儀準備工作已經完成了大半。這次的表演,我們首次嚐試太極表演在漢文詩詞吟唱中呈現,配以背景音樂 - 慈濟的「誠心祈三願」,表演共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20分鐘成果展會前的暖身 - 配樂「寒山僧蹤」,台上由 梁清葉及胡秋芬、張惟婷及林淑華分別以太極拳、太極導引表演,台下由江文雄、鄭幸讚、張碧玉、周玉芬、陳柏蓉、張耀明等以太極拳演練自由表現。第二階段20分鐘成果展,司儀在介紹刺客兵團來由後,太極表演及漢文詩詞吟唱正式開始。

太極表演十三式套路由張耀明師兄帶領,二十四式由胡秋芬帶領,四十二式由梁清葉帶領做團隊演出;漢文詩詞吟唱配合司儀三階段介紹太極及詩詞共計吟唱八首,有七言絕句 - 朱熹的「偶成」、阿里山慈雲寺開山住持的「與自然對話」,七言律詩 - 高菊卿的「清明」、五言古詩,達賴六世倉央嘉措的「情詩」,宋詞 - 蘇軾的「定風波」,以及另兩首七絕 - 張繼的「楓橋夜泊」及李白的「下江陵」,以"輕舟已過萬重山"對本次的演出做了結語。

這次受邀參加靜思讀書會成果展太極表演,除俞柯甫及呂美蓮伉儷外,張耀明的夫人靜玫及林淑華的夫婿金鋒、十歲的寶貝女兒都全程陪伴,溫馨美滿!

綜述本次的演出,雖然沒有經過行前的演練,終究能夠圓滿完成任務,皆因學員平日的勤練及團隊的默契,在學會的和諧學習環境氛圍中已樹立了一支可以積極推廣太極養生運動的刺客兵團。

相關資料下載:江文雄師兄「漢文詩詞吟唱稿

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賽後漫談


Hi,大家好!
這次96年台北縣運太極拳競賽,第1天因賽員彼此撞期甚多,致使拍攝內容時有時無,加上第2天静玫小師妹參加大學聯考監試工作無法攝影,因此此次賽程錄影內容零零落落,不利於 VCR之製作,尚請諸位見諒。但已製作幾張賽員比賽的畫面置於網站上:本會網路相簿「96年北縣太極拳縣運」(其他熱心的師兄也照了幾張置於「比賽時的英姿」相簿裡),代表本會曾經轟轟烈烈地出征過!

6/30及7/1日那兩天辛苦大家了,特別是本會指導教練王正勝老師擔任裁判工作,坐了兩天板凳,ㄧ定很辛苦。也感謝幾位藝大的師兄.姐百忙中撥冗為賽員們打氣加油,雲龍會長還打氣打到自己的汽車爆胎沒氣呢!真是不好意思,也謝謝您們!還有幾位本會勇於出征的賽員,除了藉由比賽檢驗平時練拳的功夫外,還得面對賽前檢錄時漫長時間的等待,更是考驗大家的耐心與毅力,在此向勇敢出征的師兄.姐致敬。

此次比賽成績揭曉如下:
耀明師兄獲男子24式太極拳青年級冠軍,秋芬師姐獲女子42式太極劍中年級亞軍,清葉師姐獲女子42式太極拳高年級第四名,世宏師兄、爾良師姐、鏡如師姐、玉芬師姐也都分別打進64式、42式及24式太極拳之前十名,大家都表現非常優異。

小弟以為參加比賽只是種權宜手段,讓自己練拳時可以比平時稍加的用心與努力,這樣子拳技可能會進步的比較快而已,而養身修心才是吾人練拳的最終目的。藉由每一年拳術之進步,將有助於現在及未來的自己體魄之鍛練,免疫功能之提升,心血管疾病之預防,還有降低焦慮緊張、減少憂鬱情緒、提升精神修養、養顏美容...,好處實在多多。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此心情大概是勇於參加比賽的師兄.姐會有較深的體會吧!

祝福大家
練 拳 愉 快

張耀明敬上96.07.03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賽前感言

差不多就在去年這個時候,我生平首次參加太極拳競賽。記不清是怎麼說服我自己報名的,忘不了的是賽前一星期肚子開始鬧的不像話,有句台語叫:「ㄘㄨㄚˋ ㄙㄞˋ,」說的就是我那副德性。之後這件事還常被母親拿來奚落一番。至於比賽時的景況也就可想而知了。萬萬沒想到的是比賽現況竟然被人偷拍下來。不僅如此,還送我一份副本,孰可忍,孰不可忍,我壓根兒不想看。本想說人總是健忘的,事過境遷,誰還記得我那糗樣呢。這下子可不得了,證據確鑿,想否認都沒門了。

過了一年,時間又來到每年定期舉辦的同一場賽事。我的膽子似乎隨著時光又流逝一年而更短了一分。至於舊事重演與否,再過幾天即見分曉。此刻最重要的是怎麼辦?真要比賽了。特別是今年,工作的時間總和集訓衝突,缺了不少老師的指導,這怎麼是好呢?我腦子轉著,眼睛忙著,兩隻腳走來走去也沒閑著,這一切終歸無用。反倒是太太說想看看去年比賽的錄影光碟,才使我想到那一份副本有兩片,其中一片是全民運動會的選手選拔賽。就不曉得有沒有六十四式的內容?有的話,也不清楚是不是第三版?邊找邊惱怒著沒來由地把六十四式弄成五個版本要幹嘛呢?真搞不懂。

沒多久就在書櫃上翻到寫著「95年度北縣太極拳比賽選手選拔」的那張光碟,急忙放到播放機裡。看啊看的,「嚇!」竟然瞧見周金樹先生的身形,最近才風聞他的豐功偉業,說他是全國性六十四式競賽的金牌常勝軍,這下真是賺到了。遙控器的前進、倒退、慢速和停格鍵被我的左手按得發燙,右手則不停地作著筆記,此刻恨不得多生兩條胳臂,兼能同時比劃比劃,那才叫過癮。等累了擡頭看一下時鐘,都快凌晨一點了,嗯,該滿足地上床睡覺了。儘管滿足,卻也沒微笑地酣睡入夢,那張光碟像是載入了我的腦子裡,開始轉啊轉,將思緒轉回去年比賽那天。

從淡水搭乘捷運至板橋站下車,再步行即可抵達板橋體育館。印象中先是一道緩升階梯,上了階梯,迎面一堵牆將入口處分為左右兩邊,同時也堵住了裡頭的喧鬧與緊張的氣氛。未進賽場,但覺外頭一派風和日麗,拐入左邊入口後,人聲鼎沸似萬蛙齊鳴,直轟耳際;再放眼一覷,穿紅戴綠,不!不止!粉的、白的、藍的,你能想像的各種顏色一股腦兒擠進眼裡去,腦袋不這麼晃蕩一下,就覺得回不過神來。這時候才留意身旁併有幾張長桌子賣著各類武術書籍、功夫衣褲、鞋子。我想,如果再擺上些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的,那才叫嗆。體育館內部為橢圓柱空間,由上而下斜削環繞,成上鬆下緊的漏斗狀。上方寬處為環繞的斜坡當觀眾臺,入口在制高點上;最下方緊處,則是長方形的賽場。這樣設計也對,比賽有成敗的壓力在最下方緊處進行;觀眾本該舒適愜意,想當然該坐在上方寬處。

場地上長邊一側是主席臺、頒獎臺。短邊一側有座表演臺權充選手檢錄及工作人員作業用,臺下緊接著的是沿場內依序規劃出來的套路競賽區,從A區起約八處左右,佔了大概3/4大小;離表演臺遠處另一側餘下的1/4是真槍實彈的定步、活步推手競賽區。整座體育館鬧哄哄、也亂哄哄,要不是觀眾臺已標示出各分會位置,想找個人那可費勁了。即便如此,想走到所屬分會的位置,也得過關斬將,光這段路就做足了賽前的熱身。

我那場比賽很快就「完」了。第二天沒有比賽的壓力,不像耀明晉級決賽,他就沒辦法像我悠哉悠哉的。他老婆靜玫依慣例隨夫出征,她的壓力也不算小。幾年來我知道她都在場上跟拍,除了自己先生的以外,兼拍攝其他各套路的選手實況,回家再加工翻成光碟送給老師和其他同好,我也拿了幾回,其編輯、配樂,品質不輸職業人士。那片我根本不想看的,以及另一片讓我欣喜若狂的,同樣都出自她的手。有幾回我坐在觀眾臺上,閒致地東看看西瞧瞧,偶不經意會瞄到他孓然的身影,就立在和他差不多瘦長的三角架旁,地上散置了背包、塑膠袋...等隨身物品。忽然間感覺她週遭的景物像骨牌似「啪!」的一聲,以她為圓心,迅速地向外輻射倒下,只剩一個人、一支腳架杵在那兒。前幾年她和許多人都不熟,對太極拳也還沒什麼興趣,卻像根活動旗桿在塲地裡到處釘了兩天,我想不出除了百般無聊外還能有什麼。想到這兒不禁感到前些年耀明陸陸續續拿給我的那些光碟沉甸甸的,裡頭裹著有重重的心意。同時提醒了我這回練習之所以能掌握自己的缺點,端賴王老師依據光碟內容呈現的毛病痛下針砭。

初見光碟裡的自己時,「哇!」真是駭人,看得我胃裡翻攪不已。所有該有的毛病我一樣不缺,頭低眼垂、小手小腳,一副新嫁娘模樣。最嚴重的恐怕是手腳發顫,據旁人說,我在分、蹬腿時,大家很擔心我的手腳會就此抖落掉。事後縱使我極力否認,但有光碟為證,實難自圓其說。雖然很糗,光碟還真像是片亮晃晃的照妖鏡,沒有這麼照一下,那曉得自己的醜態,也才明白王老師難為。明明瞧著就不是個樣子,嘴邊仍得擇其善者而讚之、鼓勵之,深怕學生沒信心,打不下去。

假使眼下我在拳術上能有所長進,除了王老師外,最該感謝的就是耀明、靜玫夫妻了。靜玫數月前也開始習練太極拳,著實替她高興,她在學會裡有小師妹之稱;耀明呢?論從學王老師的時間,論戰績、或論拳技,我想稱呼他大師兄當之無愧。更何況小師妹非大師兄不嫁,乃千古不易的道理。在此謹向小師妹、大師兄致上我誠摯的謝意,也祝福他們夫婦倆牽手一生。


梁世宏 撰於 96/6/19 臺北縣太極拳運動大會賽前,適逢端午佳節

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練拳就是持戒、學定、修慧與參禪


練拳就是持戒。不妄語不惡口,不淫不盜不殺。
練拳就是學定。除卻妄想雜念,當下ㄧ心不亂。
練拳就是修慧。吞天地之正氣,接大地之勁力。
練拳就是參禪。放鬆放鬆放鬆,放下放下放下。
張耀明敬上96.6.14

2007年6月3日 星期日

「藝術太極」綻放未來的燦爛!

寄件者 96年臺北市青年盃賽後集錦

能在如此明媚幽靜、空氣清新的地方練拳怎不叫人稱羨呢?然而更吸引人的莫過於這裡有一位〝明師〞。他為人和善可親、關懷學員,有問題必詳細回答、耐心調架,王老師的教學態度總是令我感動,唯有努力認真學習以報老師的一片心意。本來不太認同拳術比賽,此次在班長的鼓催之下參賽,發覺比賽最大意義不在於結果,而在於操練的過程。經過一個多月的加緊練習,慢慢嚐出它的味道,對太極拳有更進一步的領略。在學拳的過程中,最大的喜悅不是技藝的精進,而是從中領悟人生哲理,生活越來越簡單、思路越來越清晰,內外雙修,體鬆心也鬆。人生就是所有經歷的累積,無論成與敗都是難得的體驗,贏不代表完美、輸亦不顯殘缺,兩者交織而成的人生就是完美。感謝全體學員的鼓勵與支持。

張惟婷 96.05.06

2007年6月2日 星期六

還好有泡麵!

寄件者 夏季戶外聯誼960527

5.27夏季戶外聯誼圓滿結束。這場活動幸虧有幾位師兄、師姐在當日犧牲寶貴時間,特地留在摸彩會場為大家兌獎,直到午後1:30才離開。在此特別表揚這些默默付出的師兄姊們,謝謝他們對這份苦差事甘之如飴,人員如下。

劉曉屏、陳雲龍、周玉芬、魏淑英、陳文娜、馮定中、蓉珠

p.s. 還要感謝魏淑英師姊攜帶相機,沿途拍照;又幸好周玉芬師姊抽中泡麵給大夥充饑,才得留下這張難能可貴的相片。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圖解太極拳三個「鬆」的層次




世宏師兄練拳的用心與體悟,值得大家學習與深思。小弟心中亦常以「太極拳必有無數個鬆的層次」來勉勵自己勿心急,今以圖解方式(如附圖)供諸位參考參考。

「入門引路需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只要有好老師的指導,加上自己恆心與耐心地練習,同時常常思考老師所教與自己所練的東西,一陣子(附圖之藍色線條區域)後水到渠成,必有體悟的那一天(紅色線條區域),不過此時又是另一個學習階段的開始,或者已心滿意足停滯不前。

練拳時要注意的是:時間不要只花在囫圇吞棗地打完一套拳、三套拳或更多的套路,然後交差了事地安慰自己「今天有練了」,這樣子做體操的成份比較多,藍色區停留的時間也會比較久。所以王老師常教誨我們「要一招一式拆開來練,並從鏡子裏檢視自己姿勢。」如此體悟的喜悅會比較快到來!

最後以楊澄甫大師每日對其弟子耳提面命的話語與大家共勉,「澄師每日,必重言十餘次。要鬆。要鬆。要鬆淨。要全身鬆開。反此則曰。不鬆。不鬆......」。共勉之!
張耀明敬上96.5.23

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談練拳的自以為「是」

長久以來老師諄諄教誨要「鬆」、要「落胯」,也是我平日孜孜矻矻追求的。近一段時間來,自認為對此頗有心得。那曉得上星期四集訓第一天就讓老師糾正半天,聳肩、胯沒鬆沒落,這才曉得我竟犯了自以為是的毛病。而一旦犯了此病,就表示你不會再進步了。

長久的練習不見得就懂,懂道理也不代表做得到,如果沒做到也就等於不知道。本以為懂得要「鬆」、要「落胯」的道理,沒想到繞了一圈我還是不知道。有時候太專注於某一項錯誤,反而造成其他原來沒有的問題,不但顧此失彼,本來的問題仍然沒改善。

如何免除此病呢?就需要在各項要求之前加上一個「再」字。不祇鬆,要「再」鬆;不只柔,要「再」柔;落胯不夠,要「再」落胯,以此自勉。

梁世宏 96/4/5

附註:以上拙見請各位師兄、師姐放膽批評,別擔心,我挺得住的。說得愈白的人,我還會將您列入益者三友,「友直」的名單內,衷心感謝!

功法體悟問答

問:上半身轉動時如何得以圓順?
答:撞球有側推桿,球桿點擊球面中心點的側邊,球會順著方向左旋或右旋。對比於身體的運動,上半身就像球(或想像成圓柱體),力量從腳底推送到胯時就像球桿推球,胯則是擊球點,要將力量傳送給左或右上半身。由於胯在身體兩側,故其力道不該往前後退,想像球桿從側邊推球會帶動球體轉動一樣,上半身亦如是。

問:弓步、虛步摟膝按掌時手臂如何運動?
答:該有螺旋、圓順之感,手臂是轉體帶動而推按,似拋非拋;又像是小孩玩的雙面小鼓,當轉動木桿時,兩側懸垂的小珠會隨之擺動而敲擊鼓面。身體即手握之木桿,雙手即側邊懸垂的兩顆珠子。兩臂是由肩膀帶動,但肩膀不可自行用力,力量是由轉體銜接舒胸而來。

問:怎麼做到「周身須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答:「以心行意、以氣運身。」前提是全身關節要能鬆開,不帶絲毫拙力,意、氣才得以運行無滯。這要靠做功操、拉筋,日久鍛鍊後才能打好鬆開關節的基礎。

問:鬆身要注意什麼?
答:全身關節務要徹底放鬆,特別是膝、胯,腰。重心移轉時要注意垂脊正身、虛靈頂勁可避免側臀。

梁世宏 96/3/22

附註:以上拙見請各位師兄、師姐放膽批評,別擔心,我挺得住的。說得愈白的人,我還會將您列入益者三友,「友直」的名單內,衷心感謝!

致各位活水

部落格出刊至今半個多月,很高興有不同人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想法,這使得它有機會變得多元、豐富而具深度。如果每件事情大家觀點都一致的話,那可半點也不美了;即使對我正在說的這個看法也是一樣。朱熹有首詩,詩名忘了:「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想想湖面上有浮光與掠影為伴,那景緻是不是很美,不過這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來保持水面的清澈才行。而各位師兄、師姐正是那傾注到這小小池塘裡的活水,匯集了這些涓滴細流,才能將部落格打造成你我願意駐足觀賞的好地方。

我還有一個想法,希望部落格能成為大家課餘切磋拳藝的地方,所以厚顏地在後頭刊載兩篇前一陣子的筆記與大家分享,請師兄、姐們不吝指正。

梁世宏 96/5/18

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

練拳養生首重「心平氣正」

張耀明 2007/05/15

天使俠女梁清葉師姊促成藝大太極養生班成立之因緣,實在功不可沒,這段歷史讀者不妨從雲龍會長「台北市藝術太極養生學會沿革」一文中細細品味。今摘錄片段如下:
「民國93年初梁清葉師姊參與淡水社區大學太極拳班研習,在王老師正勝的教導下,拳藝精進,感受到王老師和藹可親,教拳認真,一招一式細心又耐心的講解,每個細節都剖析得很清楚,讓學生能充分了解;指導學生正確的運動方式,避免造成運動傷害,要求學生量力而為,慢慢練習,不求速成、不貪多,只要有恆心的練習都可以學得很好,且身、心、靈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如此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清葉師姊,為讓如此優秀的老師分享其他拳友,向王老師提及是否可來關渡教授拳藝......」

我們除了讚嘆清葉師姊外,還有一群如師母所言「熱心服務默默耕耘的老成員」,例如辛苦的班長雲龍,總幹事宇君,財務長淑英,部落格守護者世宏、爾良與靜玫,常協助照相攝影的逸泓,還有宜興、意雯、淑華、玉芬、秋芬、碧玉(還漏掉蠻多的,尚請諸位師兄師姐為我補充)......,這個團隊真得很棒!

欣見大夥兒都樂於付出時間精力分擔會務工作,拳技好者不藏私地分享自己所學,互動中也都有雅量讚揚別人的優點,如同普賢菩薩十大願中「廣修供養與稱讚如來」之美德。但畢竟我們是修行中的凡夫,免不了帶有各式各樣的習性,團隊生活的互動中習氣尤易顯現,此時真要有學習菩薩「隨喜功德」的修養才不至於讓「不同的意見」演變成不悅甚至忿恨。拳論中有云:「捨己從人」,或許隨喜的智慧就在其中。亦即付出後不因別人的讚美而自滿生傲,也不因別人的批評而心生怨言,要有「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斷也」的胸襟,否則咱們不就練「短」拳了?!

另外,大夥兒齊聚ㄧ堂的主要初衷是「練拳養生」,如果忙碌於會務工作而影響到自己練拳時間,例如無法抽身聽王老師講解套路細節,或者忙到作功操打套路時間一半都沒有,或者常拼著不睡覺半夜起來為大夥兒準備早餐.....,試問那天練拳當下心能平靜嗎?如果週遭也出現了不只一次關愛的聲音(寫文至此,不禁讚賞練拳之緣讓大家變成了好朋友),那就真得要自我反省了。如同打拳時姿勢已偏差一樣(通常自己看不到),此時更應靜下心來重新思考「我當初來此練拳的目的」為何?或者以謙讓闊達的心胸,向班長、老師或資深前輩們請益如何調整做事的方式才是。因為「先在心,後在身」,「心平方能氣正」,如此練拳才有味道,也才能真正養生啊!

2007年5月14日 星期一

天使俠女 梁清葉

撰文者:海蘇

她是我藝大養生太極的帶領人,也是我們這些後段班的守護天使。

剛入藝術太極的門,學的就是讓人頭昏眼花的42式。架子大不說,轉腰落跨領會不來,加上常常出現兩手一互抹就轉了方向的磨盤手,在42式裡有事沒事就出來亂人手腳。如果不是她細心呵護,耐心教導,恐怕我早就嚇得打了退堂鼓。

就是她,在我們喊救命時,快速又滿面笑容的嫣然出現,不停的示範。~觀念清楚,口訣爛熟,架式標準,直到我們瞭解。擔心我們沒學夠,毫不藏私的傾囊相授,就怕我們沒學到東西。

不祇是這樣,她把我們當骨肉一樣的疼,生怕我們沒吃飽打不了拳。如果不是王老師攔著她,她拼著不睡覺,半夜兩點鐘起來洗米作菜,作點心。凡事要求完美的她,除了均衡的配置我們的餐食~分葷食的和素食之外,還給大家帶來湯點。平常人如我等能喝到紅豆湯圓就感激不盡了,我們的天使會給我們在紅豆湯裡放芋頭增加香氣,再加上天山雪蓮給大家進補。自己的娘親都沒那麼寵我們。這麼細心周到又講究的人手藝如何 ? 當然是好吃到咂舌啦 ! 只是大家不忍心她睡不好,不忍心她為大家奉獻而犧牲了自己的健康,硬是勸阻她不要再忙了。

帶著深邃眼神的她其實很搞笑的,招式記昏時,她常作狀昏倒,讓我們笑翻了。唱起卡拉OK,中氣十足,能唱能演也能道口白。敬起酒來,決不拖泥帶水,瀟灑豪邁如女俠。這麼可愛的一個人是藝術太極的鎮山之寶,從她手裡搖出來的寶貝一個個搖搖晃晃的站穩步履了。她又不停的再去呵護新寶貝。

母親節剛過,可就是有一份莫名的感激想要在這個季節裡獻給她,想大聲的告訴她:
「謝謝妳,清葉天使 !」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感謝各位的祝福

感謝各位的祝福與抬愛,我只是做我該做的事,其實任何運動不是受限於場地,就是運動伙伴.而太極拳的好處只要熟練後走到那兒練到那兒,不管國內國外,室內室外,晴天雨天都可運動,太極生活化,如此好的運動,當好好推廣,尤其夫妻雙修更能增進情感.(所以我正在拜師學藝努力學習中,嘻...)

有緣千里來相會,在一群熱心服務默默耕耘老成員的推動之下,藝術太極養生學會終於產生,吸引許多愛好太極拳同道參與,更帶給許多人的運動機會,這是大家的功勞,尤其是最辛苦的理事長兼班長,而非老師及我所能作到.

網站在短時間內能夠產生,感謝世宏帶領爾良,耀明與靜玫,及一些幕後推動者與資料提供者,讓網站多采多姿.

一個團體的成功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與維護,讓大家引以為榮.期望這個團體能帶給大家健康快樂.

祝福各位 平安喜樂

黃蔭 960513

2007年5月12日 星期六

母親節心得分享

撰寫人 : 蔡美華


首先藉“母親節”機會,要感恩老師、師兄、師姐們,並祝福佳節快樂!

去年巧妙因緣,參與“藝術太極”這個團体和大家練習太極拳,使我人生又增添一項新體驗及樂趣,不但氣血循環暢通、活絡全身經絡,又結交這麼多朋友,“它”確實改變我的生命,豐富我的人生,每天心中充滿喜悅。

人間最美是溫情,在這個團體裡,處處充滿了溫馨。老師及每位幹部師兄、師姐們都非常用心指導和貼心照顧後進學員,讓學員們很快地融入社團中,這是令我敬佩及學習的好榜樣,我會把握這個好緣繼續學習下去。

二年前我心臟開刀手術完後,有一天突然右手中指無法伸展自如,而且疼痛不已,經醫師診斷為“板機指”。經過太極拳的學習,氣血循環變好,我的神經系統功能已逐漸恢復正常,右手中指已能伸展自如,我好開心喔!

“母親節”這個特別的日子,我懷著感恩心畫了一幅「母親畫像」,獻給我慈愛的母親,祝福老師、師兄、師姐們的母親“母親節快樂”,更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平安、快樂,幸福滿滿。
附上一幅「母親畫像」,分享感恩及祝福!

藝術太極學員 蔡美華分享96.05.12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誰才是太極高手

梁世宏 96/5/11

拳名「太極」,不過這兩個字並非由此而來。太極思想不歸屬於儒、釋、道某家某言,且早已滲入諸子百家的學問裡,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太極拳不過是這種精神的一項應用,算是瞭解這個哲學的管道之一。也就是說專於太極者,不必然是太極拳高手,而我就認識這麼一位太極拳不怎麼厲害的太極行家。

他中等個兒,爽朗的笑聲時而從身上送出;不笑的時候,盡是滿臉堅毅,有一絲絲莊嚴的味道。他步伐清楚,當另一半在場時卻又顯得亦步亦趨。不清楚他的年紀,只曉得是幾個孩子的媽。南部人,跟著另一半來到北部生活。早年在家相夫教子,近年來幾名孩子陸續考進大學、研究所。凡聽聞過那幾個孩子的人,大體皆有所感於他們的手足之情,以及念家的心意,可以說他是教子有方。至於他的先生,常不在家,公務之餘幾乎全都奉獻給了太極拳。可是凡聽聞過他家的人,莫不稱羨於那井然有序的住家,兼之和樂融融的氣氛。我曾隨著一夥人拜訪他家,不知怎麼的,一進門眼睛似乎自動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黃暈,彷彿踏進了侯孝賢四、五十年代的電影場景。該怎麼說呢?不大的長形空間裡,端正的各式擺設,長形的茶几、餐桌,硬挺的木製沙發,還豎立著一台剛正不阿的大冰箱,好像連燈光都採矩形輻射而出。這人呢,如果不直挺挺地站著,或搭配著正襟危坐,就覺得不舒服。那時候,師母在廚房,幾個高得快撞破天花板的孩子跟著一塊兒幫忙著;他的先生則在客廳熱情地招呼我們。瞬間我驚覺自己置身於屋外凝視著這一幕,想像竟溜進了未央歌書裡一夥兒人窩在師母家裡高談闊論,自在、溫暖地享受著師母準備的豐富佳餚。久久,我的思緒都還飄盪在真實與想像的交界處,直到現在。我想這氣氛該當出自一雙辛勞操持的手。

有時候我會想,今天何其有幸受教於他的先生。他的先生早年沉迷於太極拳,之後擔當教練推廣拳藝,花了多少時間、心血。即使現在,每週二、三晚上,週六、週日早上教拳。遇到比賽,一個多月前還得另外安排時間幫選手們集訓,加上自己仍然持續鍛鍊精進,這樣過了多少歲月。只可惜老天爺給每個人的時間多寡是一樣的,以致於他的先生能分擔家務的時間就顯得少之又少了。初習太極拳,我因為他是師母而有所敬重;隨後馬齒日增,我敬重依舊,但已不是因為他身為師母,而是他在自己的人生戰場上卓然有成。如果經營一個家庭的成功能換算成企業利潤,那我想師母將是最成功的CEO,這家公司的市值也必然名列百大。這當然是妄言,因為這種成功並非主流價值,僅僅是社會上拿來襯托主流價值用的。當所有眼神集中在聚光燈下,少有人會注意燈下的暗處;可是沒有暗處,又如何對照出光亮呢?我呢?我會甘於當那暗處,扮演這種沒有掌聲的角色嗎?即使我願意,說實在的,也不見得有這份能耐。常有人說「成功男人的背後...」諸如此類,我深深不以為然,聽似讚許,終究是主流的價值作祟。一旦聚光燈改照原來的暗處,那背後不就成了前頭;幕前變成幕後嗎?至於聚光燈要照那裡,是取決於社會的價值觀。所以我寧可說:「成功女性的背後,才有......。」

有人說太極是二元論,舉凡陰陽、內外、明暗...等等,果如此,這二元該是既獨立,又相成。但不論如何,彼此間一定是全然對等的。為此每堂下課行抱拳禮,口中誦著謝謝老師時,我心裡頭也應懷著對師母的敬意,而這份敬意並非依附於老師身上。假使說太極拳的精髓在於捨己從人,試問,誰才是太極高手呢?

後記
我是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寫這篇文章,期間停停寫寫,字斟句酌,深怕筆下一不留神跌入萬丈深淵。不過我認為知我者如老師、師母,一定暸解我對他們兩位的誠敬之心無分軒輊。再者,「當仁,不讓於師。」有了孔夫子的鼓勵,我也就安心了。

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

感 恩 母親節

一個成功的團體 ( 藝術太極養生學會 ), 背後一定有位成功的領導人( 王老師 ), 一個成功的老師, 背後一定有位成功的女人---王師母.
如果沒有王師母的歡喜心, 默默地付出支持, 讓王老師心無旁鶩, 無私奉獻, 就沒有今日 藝術太極養生學會 的誕生.
母親節要到了,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 我們要特別感恩 藝術太極養生學會的媽媽,------王師母. 感謝您為我們藝術太極養生學會所做的一切, 致上敬意, 同時藉此機會, 也向學會的全體媽媽祝福 母親節快樂!

陳雲龍 2007/05/10

2007年5月9日 星期三

春風太極 釋放妳的心

紓解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做有興趣的事,花再多的時間,再如何辛苦,都不會有壓力!而如何培養興趣,就要深入了解。

以前我常說:我壓力好大,或許是由於工作關係,長期坐辦公室,缺乏適合的運動,所以無形壓力,逐漸而升。俗語說:要活就要動,但自從我接觸了太極運動之後,這些無形的壓力卻逐步而解,每週日是我最期待興奮的日子,因為王老師,智慧合心,以和氣互愛相容,造就了藝術太極養生學會這塊太極淨土,又加上金牌班長踏實耕耘這個團體,同時也能和志同道合的師兄師姐一起運動習拳。所以說:懂得太極生活的人,是一種享受,今日能成為藝術太極養生學會的成員之一,是一種福報!

魏淑英 96.5.7

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有夢最美 希望相隨


陳雲龍 2007/05/05


在此我謹代表全體會員與學員再次感恩王老師帶領”藝術太極養生學會 ”邁向成功太極之路。非營利組織 (藝術太極養生學會) 最美的地方, 就在於王老師有良善的構想, 能感動他人, 並串聯更多的有志之士, 一同加入志工行列, 創造無比的力量, 造福更多的人, 藝術太極養生學會, 是一個可以讓你”修心養性”的極佳團體, 同時所散發出來犧牲奉獻, 互助合作 的人性光輝, 在現實的社會是如此彌足珍貴. 飲水當需思源. 太極賦予我們新生命, 新的人生, 我們更應當效法王老師的”犧牲奉獻, 虛懷若谷”的精神, 同時藉此機會, 我們要特別感謝梁世宏, 劉爾良, 張耀明, 吳靜玫 , 這四位菩薩, 因為有他們無私, 無聲的犧牲奉獻 ,才能有今日網站成功的架設完成. 有夢最美, 希望相隨 讓藝術太極養生學會更茁壯成長. 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也是我們的志業 !

感恩本會太極拳教練-王正勝老師


鄭幸讚 蔡美華 2007/05/06

生活「太極」,老少咸宜


鄭幸讚 2007/05/05

「淡水河」望向淡海夕陽倒映出鱗鱗波光,宛如太極拳師父飄逸的身影,呈現右手上揚「大屯山」,左手下擺「觀音山」的白鶴亮翅英姿;這靈氣勝地的關渡埔頂,台北藝術大學校園裏,每個週日上午六點三十分,王正勝老師引導著一群志趣相投的門生,開始暖身-活動關節及肌肉伸展,做練功前準備。太極拳活動能夠活絡全身氣血,舒暢全身筋脈,藝術太極養生學會會員的團隊律動,在悠揚的樂聲中陶冶。

「心平氣正教太極, 和言悅色點迷津。輕靈鬆沉須體會,中正虛實要分清。團隊律動成藝術,個人成長求道技。」這是藝術太極養生學會在96年4月22日參加台北市青年盃太極拳錦標賽後,感謝王正勝老師教導的感謝卡致辭,也說出王老師平日的教導態度及對學員的期望。

每天晨起晚寢,日復一日,我們過的生活如何?從小到老,由成長中步入圓寂,意義如何?生活中有晝夜,物命有生死,性別分雄雌,我們悟道了嗎?生活中能把握利人利己的機會,甘願付出工作,即是造福。成長中能習得豐富的生活知識、技能,就是增長智慧。保持活得怡然、愜意,動、靜自如、圓融,即可活出健康、快樂,是我們該追求的生命形態。不是嗎?能夠參與藝術太極養生學會,大家以學好太極拳為目標,能運用「太極」的功法在生活當中,除能調養氣息、強健體魄,延年益壽外,亦能從舞動中陶然自得,添增生活樂趣。歡迎您的加入!老少咸宜喔!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陳雲龍 2007/05/04

對不起!陳大哥, 我們保險公司拒絕你的投保, 除非"死亡險"才接受. 若公司接受你的投保, "穩賠的", 因為你的病歷相當精彩, 肥胖, 高血壓, 心律不整, 二間瓣脫垂, 膽固醇及血脂肪過高………等一些危險病症. 請好自為之, 多保重!

以上對話, 是二年半以前, 一位任職於保險公司的朋友在電話中對我的真實告白. 當掛斷電話之後, 我內心掙扎, 無法釋懷, 有如揮不去的陰霾, 造成莫大的壓力, 好像我該準備"後事"了.

生意的關係, 兩岸往返, 喝酒應酬, 熬夜, 乃是家常便飯, 長久下來, 造成我身體嚴重出現警訊, 全身血液循環不良, 手腳冰冷, 筋骨僵硬, 連彎腰撿拾掉落地上的筷子手會顫抖, 都有問題. 唉! 心事誰人知!

因緣際會, 我接觸了太極, 也讓我想到大陸流傳的順口溜: 到了北京才知道官小, 到了東北才知道膽小, 到了上海才知道錢少, 到了海南才知道身體不好, 接觸了"太極"才知道我的筋骨有多麼僵硬. 體質有多麼老.

我曾經告訴我女兒: 爸爸已經很認真學習"太極"的運動. 如果有一天爸爸中風了, 不幸拖累妳, 請妳原諒我! 現在我可以很自信的告訴我女兒: 爸爸絕不會拖累妳了! 因為現在的我, 健康檢查所有的項目都在標準值內, 體重減輕了, 變帥了,(很多人這麼說) 同時頭髮也長出來了,(我的專屬髮型美容師說的) 而且, 現在我已經沒有那種準備"後事"的壓力與陰影了. 記得小時候, 有位算命師, 說我可活到一百二十歲. 我現在覺得, 這位算命師算得蠻的哦!

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相信我可以蛻變, 你也可以. 藥補不如食補, 食補不如運動補, 運動補不如"太極補". 養心在靜, 養身在動, 透過太極生活方式, 更瞭解如何養生保健, 活化身體的機能, 您絕對會擁有健康快樂的新生命觀! 早晚練太極, 子午靜養神; 恆依天然理, 何止百年身! 願和太極同好共勉之!

練拳讓人「心」不老

張耀明 2007/05/04

今年4月22日,本會參加台北市青年盃太極拳錦標賽,榮獲四金二銀二銅之佳績,雖令人興奮,但大夥兒不應以此自滿,因為比賽只是一時,練拳卻是一輩子的事啊。

人只會愈來愈老,不管服不服,任誰也奈何不了。時下「染髮」風氣如此興盛,表面上是在求美求好看,但事實上呢?可能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已經老了」的一種自我安慰。練太極拳不僅在鍛練體魄,預防疾病,也在提升內在精神的修養,請看我們長青組江文雄、鄭幸讚及周宜守三位師兄,雖已邁入耳順之年,但上場打拳時那瀟灑的英姿,著實令人欽佩與動容,這才是真正的第一,真正的不老啊!

親愛的網友,您是否有心想練太極拳,卻找不到門路?或者曾經學過太極拳,卻從未有喜悅的體驗?如果答案是,不妨來與我們結緣,因為這裡有德藝雙修的心靈導師王正勝教練,幽默風趣的會長雲龍師兄,還有四、五十位拳藝精湛、和藹可親的師兄師姐,或許讓您對太極拳有全新的詮釋哩!

2007年5月3日 星期四

96年臺北市青年盃錦標賽-點滴幕後

在此謹向所有參與這次活動準備的陳雲龍理事長與眾師兄、師姐致上誠摯的謝意。從召集、聯繫、協調、服裝乃至於當日的早午餐與記錄...等等,你們的奉獻使得選手能無後顧之憂,只需專注於自己的比賽,也才能打出佳績。相關人員如後,請不吝給予他們最響亮的掌聲。

吳錫榮、吳靜玫、張碧玉、梁清葉、陳柏蓉、游美智、黃意雯、劉曉屏、蔡美華、賴文福、魏淑英(依照筆劃順序排列)

2007年4月29日 星期日

金牌之利!

寄件者 96年臺北市青年盃賽後集錦
感謝四位金牌得主,我們就借用冠軍之鋒,讓­大伙兒一快朵頤!嗯~真不賴。

壯心千里!

寄件者 96年臺北市青年盃賽後集錦
壯哉斯人!看著三位白髮師兄在賽場上較勁,­映入眼簾的是一派肅穆、專注,整個空氣似乎­隨著他們一舉手、一投足而鬆沉開合。心裡除­了感動,已容不下其他了。

【文件櫃】

更新日期:97/1/5

  1. 96年秋季演講主題
  2. 藝大班學員分組公約
  3. 慈濟靜思讀書會成果展太極拳表演之漢文詩詞吟唱稿
  4. 鄭子三十七式招式名稱
  5. 學會簡介
  6. 學會組織章程
  7. 其他文件

【課程訊息】

更新日期:98/3/17

藝大班當期課程:十三式(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制訂)
時間:每週日早上6:30至9:30上課;每週二、四早上6:30自由練習
地點:關渡臺北藝術大學美術館旁廣場 (請參閱地圖)
聯絡人:陳雲龍,0932-252336,eMail: gy99@ms21.hinet.net

鄧公班當期課程:四十二式太極拳
時間:每週二晚上7:00至9:00
地點:淡水鄧公國小世紀樓川堂(學府路大腳ㄚ餐廳斜對面,請參閱地圖)
聯絡人:班長 劉爾良,0968-595542,eMail: erhliang@gmail.com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96年臺北市青年盃錦標賽-幕前風光

寄件者 96年臺北市青年盃群英像

本次賽事藝術太極獲得4金2銀2銅 共8面獎牌,其中囊括24式個人所有金牌,更包辦了24式女子組所有名次。得獎名單如後,在此謹恭賀所有得獎選手,你們的汗水沒有白流,你們的付出深獲肯定。

13式-個人:第一名 陳鏡如、第三名 劉爾良
24式-個人(長青組):第一名 鄭幸讚
24式-個人(男):第一名 張耀明、第二名 楊宜興
24式-個人(女):第一名 張惟婷、第二名 胡秋芬、第三名 周玉芬
(依照比賽項目的先後次序排列)

#歡迎前往生活相簿欣賞眾家英傑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