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賽後漫談


Hi,大家好!
這次96年台北縣運太極拳競賽,第1天因賽員彼此撞期甚多,致使拍攝內容時有時無,加上第2天静玫小師妹參加大學聯考監試工作無法攝影,因此此次賽程錄影內容零零落落,不利於 VCR之製作,尚請諸位見諒。但已製作幾張賽員比賽的畫面置於網站上:本會網路相簿「96年北縣太極拳縣運」(其他熱心的師兄也照了幾張置於「比賽時的英姿」相簿裡),代表本會曾經轟轟烈烈地出征過!

6/30及7/1日那兩天辛苦大家了,特別是本會指導教練王正勝老師擔任裁判工作,坐了兩天板凳,ㄧ定很辛苦。也感謝幾位藝大的師兄.姐百忙中撥冗為賽員們打氣加油,雲龍會長還打氣打到自己的汽車爆胎沒氣呢!真是不好意思,也謝謝您們!還有幾位本會勇於出征的賽員,除了藉由比賽檢驗平時練拳的功夫外,還得面對賽前檢錄時漫長時間的等待,更是考驗大家的耐心與毅力,在此向勇敢出征的師兄.姐致敬。

此次比賽成績揭曉如下:
耀明師兄獲男子24式太極拳青年級冠軍,秋芬師姐獲女子42式太極劍中年級亞軍,清葉師姐獲女子42式太極拳高年級第四名,世宏師兄、爾良師姐、鏡如師姐、玉芬師姐也都分別打進64式、42式及24式太極拳之前十名,大家都表現非常優異。

小弟以為參加比賽只是種權宜手段,讓自己練拳時可以比平時稍加的用心與努力,這樣子拳技可能會進步的比較快而已,而養身修心才是吾人練拳的最終目的。藉由每一年拳術之進步,將有助於現在及未來的自己體魄之鍛練,免疫功能之提升,心血管疾病之預防,還有降低焦慮緊張、減少憂鬱情緒、提升精神修養、養顏美容...,好處實在多多。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此心情大概是勇於參加比賽的師兄.姐會有較深的體會吧!

祝福大家
練 拳 愉 快

張耀明敬上96.07.03

4 則意見:

匿名 提到...

時間導演, 演繹人生. 感謝此次所有參賽者的優異表現, 如同無可替代的陽光, 空氣, 水, 默默灌溉我們學會所需的養分, 給我們持續向上奮發的力量. 難怪今日有人說我:"頂上發光", 我想是我快凸光了吧! 再次感恩師兄師姐們, 繼續讓我發光!

金牌班長 敬上

巫佣 提到...

感謝大師兄的鼓勵,恭喜他再次榮獲金牌,可謂實至名歸。也恭喜秋芬師姐,首次參加北縣的42劍,就拿下銀牌,明年金牌可期。恭喜兩位!!

匿名 提到...

拳術進步與否,自己可以掌控!比賽成績有一半以上則靠運氣。拿高分者的程度不一定比低分者高;不受裁判青睞的低分者,卻常常是真正的太極高手!這樣的人,我就認識好幾位。

小弟的感覺為13式、37式、64式拳比42式、24式拳難打。想要在13式、37式、64式套路中獲得比賽佳績,非要拿出太極拳的真功夫不可!那就是要徹底地「鬆腰落跨、鬆沉含勁...」。這才恍然想起昔日師母看我打拳後勉勵小弟之語:「你打拳不夠鬆,世宏、爾良的鬆柔就做的很好,你要向他們學習!」

因此參加比賽應只是權宜之策,讓自己練拳時多一分用心而已,而養身修心才是吾人練拳的最終目的。比賽成績只是給門外漢看的!有沒有進步,有沒有得到東西,自己最清楚不過。大家說是嗎?

耀明敬上0705

巫佣 提到...

有了大師兄的金言加持,讓我走路有風了許多。同時也得感謝你的苦心,刻意貶低24、42式的難度,只為了鼓勵我和爾良。誰不知這兩項套路是中國的太極拳先進同道揉合了陳、楊、吳、武、孫五大宗派的精要動作而成之大集,想拿金牌、銀牌,可不是光靠鬆、柔就足夠的。我之所以打13和64式,就是很清楚自己的能耐,所以才想撿軟的來吃,沒想到64式像棉裡針,硬是狠狠的扎了我一下,落了個最後一名。不過有了你的這番話,我想晚上會好睡許多。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