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太極高手

撰寫人:鄭幸讚

傳說少林寺寺廟下邊地下室裏裝設佈滿木人機關的通道,由寺內的長老們負責操作木人,年輕僧人在結束訓練時,必須忍受最後一項關於近距離搏鬥時膽量的測試。他被引導到木人通道的地下迷宮,然後安全門被密封在身後,他必須戰勝所有設置在路上的木人時,才有希望找到出路。一但從地下迷宮出來,這位僧人就可以自由的去旅行,傳授武藝。


本學會- 藝術太極養生學會以研究太極文化,發揚太極拳學術精華,將其哲理與藝術結合,進而推廣、提昇國人的生活素養和身心健康,追求和諧、快樂為宗旨。第二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暨幹部聯合會議即將在8月5日上午9點召開,期望會中除討論各項提案外,亦能安排資深師兄、姊分享這半年來的學習心得。

茲引述梁世宏師兄在去年學會成立時「本會緣起」撰文 -太極源自中華民族特有的形上哲學系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涵,也是世界上所獨有的。老子道德經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陽魚太極圖」即完整展現了這個概念,自古以來太極拳同好亦普遍用它作為代表,以闡明萬事萬物都是秉持著陰陽的相對現象而得以完整存在。既然拳稱太極,更無法自外於此。太極拳拳理分虛實,所以拳道便依此相對現象而臻圓滿境界。太極拳重視「德、藝」兼修。有德而無技藝,無能成拳;有技藝而少德,無能窺堂奧、致祥和。「德」為體,是本;「技藝」為用,是末。

綜觀社會之所以苦難偏多,皆因「不調和」造成。不和可致戰亂、災難,可致生病、喪命。太極拳之所以養生,亦在於太極拳本身具有的「平和」、「鬆柔」等拳理 。學會成長過程必定遭逢人、事議題,「藝術太極養生」的信念正是我們必須奉守的原則;一方面學習王老師的精湛拳藝,一方面學習大家相處的藝術。慈濟功德會 證嚴法師有「普天三無 -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也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的大愛情懷,值得在此與大家分享。藉此篇幅 祝福師兄、姊們在太極拳拳藝精進中,亦能保持身、心、靈調和、舒暢,各個練就一身功夫,成就名實相符的「太極高手」,自由的去旅行。

1 則意見:

匿名 提到...

心合,一切無礙;心不合,力量難聚;無以成事。亂中靜,得自在!感謝太極菩薩﹝幸讚師兄﹞的文章,讓我深深體悟到,太極高手是要能,洞明事理,識得化機;虛懷若谷,內化洞觀,能否練就成為名符其實的太極高手,所有的選擇權,都在本身自己。

再次感恩王老師創造了這個太極少林寺﹝藝術太極養生學會﹞,讓我們有緣有幸有機會,可共同練就成為日後的太極高手,自由去旅行。藉此機會,期盼各位太極菩薩們﹝師兄師姐﹞,共同護持這得來不易的太極少林寺,才有繼續造福人群的力量。

雲龍 敬上 96.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