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群同學是從九十年九月始於淡水社區大學第一屆太極拳班到今天,剛開始是在捷運高架近淡水站,靠河邊的殼牌倉庫,同時也是淡水社大校本部。下學期開學後,約是在九十一年二月移往鄞山寺上課。
就我瞭解起初是社大與台北縣太極拳協會淡水分會接洽,當時的會長是鄭際愈先生,王正勝教練任總幹事;而這兩位也是首屆太極拳班的指導老師,教授二十四式。鄭老師鶴髮紅顏,身型修長,真是仙風道骨般的一派人物。教起拳來毫不囉唆,一遍一遍又一遍地示範,直到同學們都跟得上為止。他手長腳長似玉樹臨風,舞起拳來的模樣煞是輕靈。
眼下鄞山寺愈來愈熱鬧,又逢冬季,下雨機會增多,為了要讓大家有個寧靜明亮、不畏風雨的場所練拳養生,班上的老同學們,唐媽媽、爾良、阿羅、小包、耀明夫妻,加上新同學燕堂主動聚商,從10月份起討論、尋覓、商洽合適的場所,兩個星期前總算敲定下來;幸蒙鄧公國小校方惠予方便,今天晚上就要改往學校的世紀樓川堂延續這段緣份。
這六年多的時間裡,學生來來去去,上課也隨隨便便,甚至還曾門前冷落,但王老師不為所動,始終如一地認真教學,稱得上是有教無類、誨人不倦,這份能耐實在不是幾個注音符號就能敲得明白的。我是前任班長,過去的不是該由我在這裡做個總結;近兩個月來在新任班長爾良的帶領下,散漫的班風有很大的改善,也效法藝大班的精神,逐漸調整上課的方式。我相信到了新場地後,將會是煥然一新的氣象。
文後附上當年開學的情況與下學期同學的合照,補齊這份美好的回憶。
梁世宏 97/1/8
* * * * *
第一學期開學典禮那天
2002/3/29

雖然過了一個學期,猶記得那是在一個夏秋交替的午後。那天陽光不烈,微風徐徐,可以說是風和日麗,讓人神清氣爽的一天,也是第一屆淡水社區大學開學的日子。我們一家大小六口坐上家兄的休旅車,從車庫緩緩駛出,一派輕鬆出遊的模樣。不到十分鐘來到淡水捷運站旁,沿著後方小徑走到底,這時映入眼簾的是紅紅的招生橫幅布幔,感覺令人份外喜氣。再右轉滑下,這不就是目的地了嗎!「社大校本部」,原英商殼牌倉庫。
進大門後右手邊是兩幢灰樸樸的倉庫,左手邊是一短排老舊的矮房,這裏就是淡水社大和淡水文化基金會工作同仁平日辦公的地方。後方則是一大片短草錯落的空地,整個視野向右延伸至淡水河及對岸的觀音山。此時縱然有午後的太陽,也難掩從我心裏沁起的陣陣舒適涼意,感覺舒服極了。靠近矮房子旁還有一顆大樹,它不經意地站在那兒,卻使得整個環境感覺更加親切、適意。而開學典禮就在這裏舉行,主席台就在大樹下。整個典禮是那麼輕鬆而不失莊重地進行著。這不太像是開學典禮,反倒像是電影情節中出現過的畫面一樣:「傍晚時分一有大群小朋友坐在農家三合院裏的大樹下聽著大人說故事」。我確信,這將是我一生最難忘懷的一次開學典禮。
第一學期太極拳班上課地點就在校本部,一個古樸,伴著秀麗景緻的場所。這不禁讓我遐想起以後在這兒練拳的仙風道骨模樣,直認為自己就是武俠小說裏即將學成出關,鋤強扶弱的儒俠。正泛出一抹微笑出神著,一絲涼風拂面而來,在暢快之餘也讓我不捨地回到現實世界,多想繼續沉浸在方才浮上腦海的情境。真恨不得馬上開始上課。
家中原只有家母欲報名太極拳班,大姊呢,雖不願卻也被半逼迫著就範。我是在被告知這個消息後自願成為追隨者。開學前本就我們三個人報名,其它人今天算是來共襄盛舉吧。不過不知是否受了這兒靈氣的感染,還是家母娓婉地強力鼓吹,亦或是社大主任、副主任及許多貴賓精采的演說,典禮還沒結束,家兄和我太太也報名了太極拳班。就這樣,我們一家人和淡水社大、太極拳結下了緣份。
3 則意見:
原來與太極拳結緣並認識了我今生的貴人-王老師,是在2002年初(2002/3/29的合照)!俺還一直以為2001年哩!記得當時好不容易將四十二式套路記熟了,很白痴的跑去問老師:「太極拳只有這樣子嗎?」....如今才知道太極拳意境好深好深.....
耀明敬上
回想起來, 能夠有幸成為王老師的弟子也是因為與淡水的淵源夠深.
賀喜師兄們已經追隨老師五年有餘, 當年的幼苗已經可以蔭人.
Alice
附文是寫於2002/3/29,相片則是四十二式教完後大家相約於周末晨光時分,那天老師也留下了套路示範的身影,日期是2002/9/15。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