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金牌功夫是這麼來的

大約在學會舉行秋季研討會前後,我得到臺大醫院上臨時班。記得有一回因為白天工作耽擱,搞得我上班快遲到了。捷運風風火火地將我載到「臺大醫院」站後,我三步併兩步跨上電扶梯,任它像一條長舌似地將我吐出二號出口。這會兒沒時間再慢吞吞地走地下道了,筆直穿過中山南路,蹭進左側大門緊接著左拐,正準備晃過星巴克和7-11的當頭,竟撞上了張耀明 - 學會的大師兄。


記得是傍晚5點多吧,就看他一個人虛步樁立在門內的左手處,背對著大門。我一左拐撞見他,二話不說馬上沉身右轉腰、上右步收左腳、起…,總不能一路弓步前進吧。然後目不斜視地貓行離開,打算穿過大廳,再左彎繞回搭電梯的地方。此時心裡暗忖著,拳雖然打不好,所幸功操練得還算認真,方才那幾下子一氣呵成,才沒被發現。說來好笑,功夫竟然在這種尷尬時刻見出效果。

我知道他和小師妹都在這兒上班,這幾天來就想著會不會那天不期而遇,可萬萬沒想到是今天此時。我怕光打聲招呼就走會顯得太生份;可是聊聊的話又怕遲到,只好躲開了。

雖然剛剛那一照面有如電光火石,瞬間的光景卻持續到現在還未曾熄滅。就看大師兄他沉身虛步、鬆腰落胯,接著轉腰拉回、轉腰拉回,再轉腰、再拉回時也把我拉回到以往與大師兄同在「淡大船下榕樹旁」,隨著老師學習時的記憶裡。同樣的瘦拔、同樣一襲藍衫,同樣的姿勢、同樣一派專注,看得出來他下課後和課堂上練得一般勤奮;略有不同的是此刻手臂上多掛著一支手提包,可是卻一點也不顯得突兀,反而更彰顯出功操的練習實已融入了他的生活裡,我想他是在等小師妹一塊兒下班吧。這時候我才切身感受到他的金牌功夫決非浪得,不像我一樣自以為是太極奇葩,只需要有空練練就能厲害到不行了。想要精進拳藝,就必需像大師兄在文章中叮囑我們的一樣,要從日常生活裡鍛練起,要懂得利用零碎時間。「萬丈高樓平地起」雖說是俗話一句,卻也是真理。大師兄能起而行地貫徹,將平日裡一些被拆散的片段時間拿來練習功操,打下了深厚的基礎,難怪能夠迭創佳績。

我不斷想起這件事,好幾次臨睡前躺在床上仍在咀嚼著那份感觸。如果我做不到像他一樣的話,拿不來好成績還有什麼不心服的呢?心裡頭暗暗立誓一定要效法大師兄的精神,絕定要!想著、想著、想…著…,便呼嚕嚕地睡著了。

謹藉此篇鼓勵各班參加幹部訓練的師姐、師兄,也祝大家身心健康、事事如意。


常務理事 世宏
96/11/14

2 則意見:

匿名 提到...

「一左拐撞見,二話不說馬上沉身右轉腰、上右步收左腳、起…」,真是好樣的,足見太極種子已深植於世宏大師兄的潛意識裏,No wander,前兩日老師於鄧公班中還稱讚師兄六十四式打得很鬆柔呢!(爾良可以作證喔!)

世宏大師兄與我跟在老師身邊學習,屈指一算已近六年,在老師的耳濡目染教化下,我們大概都已將太極功操的練習融入生活之中,Why?因為這輩子大概將熱愛太極而無法自拔了!希望參加幹部訓練的師兄姐,好好珍惜我們學會的太極瑰寶王老師,大家加油!

耀明敬上

匿名 提到...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方法!原來耀明師兄的金牌是如此錘鍊得來的,金牌是屬於永遠不放棄的人,只要跟對老師,不怕沒有金牌。有著金牌師兄的背書,師兄師姐們,好好把握這個幹部訓練的機會,安啦!不久的將來,您將會【框金兼包銀】,金光閃閃。

Konica 96.11.15